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这些年来,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否被过度夸大了?

[复制链接]

16

主题

76

帖子

1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4
发表于 2022-1-3 16: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经常能见到将自己的人生尤其是性格归结于原生家庭的人,网上和身边都有,原生家庭固然对一个人的成长有极大影响,因此讨论原生家庭是很有意义的,但原生家庭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性格的成因确实是很复杂的,还会包含基因和更广泛的社会因素。
比如说现在非常普遍的留守儿童问题,家庭在孩子的童年影响比较小,孩子更多受到学校中的同学老师、村镇中的社会关系、以及各类网络产品的影响(短视频、网络游戏等);留守儿童问题虽然比较特殊,但可以从中看到家庭缺位后是什么填补了空缺。类似的,大城市中寄宿学校和课外班的集中管理也让同龄人的互动开始增多,而父母施加影响的机会变少。有了手机和网络社区后,家长不如网友了解孩子成为了一个很典型的现象,家庭互动关系变得复杂化。前网络时代的80后、90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父母影响,在95后和00后之间有所淡化,而随着家庭在信息时代网络社会的地位逐渐变迁,原生家庭在人格成长中的影响很可能将进一步变化。
那么,如果从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来看原生家庭问题,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原生家庭是社会影响的子集(或者说原生家庭是社会环境和文化的一部分)。因为父母对待小孩的方式,除了他们自己性格的因素,还有文化因素和社会时代的因素,在中国数千年来的儒家父权文化和封建思想影响下,突然进入到人本主义或精神分析的框架讨论人格的构建,这其实是非常跳跃的一个过程,因为这两个文化框架本质上就有巨大的冲突。在现代心理学框架下,你当然可以认为父母做得不够好,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可能也无法逃离历史和时代留下的烙印,父母们作为普通人,很可能仅仅反映了时代的平均水平,或许他们在同龄人中做得不算差,或者比你想象得“摆烂”、“散养”、“精神虐待”什么的要好。也许大家再早生200年,同样的养育方式和家庭条件,我们可能是时代中最幸福的人。原生家庭当然是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末梢神经”,但每个个体都只是时代洪流中的一粒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父母都是沙,我们都对自己的人生都有些无能为力。时代或社会洪流不会对我们低头让步,于是我们只能先和自己和解,再去尝试和父母以及时代和解。
如果原生家庭的问题来源于家庭之间的互动,那么原生家庭的问题就不仅仅是父母对“我”的影响,还包括“我”对父母的影响。已经为人父母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孩子生下来就会和父母产生很多矛盾和摩擦:一生下来的孩子是不会睡长觉的,每2小时醒一次,一闹半小时,父母也就不能睡好觉,要陪着他不睡,所以产后抑郁有时候也会发生在父亲身上,因为长期睡不好觉。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它只能这样生存,它也不懂任何道理,它有什么错呢?于是父母只能适应它、迁就它。再大一点,孩子在 2 岁的时候玩玩闹闹啥也不懂,你就得非常有耐心地陪着他;再长大一点到了幼儿园小学,个体的气质和天赋开始显现,一些孩子语言天赋高、一些孩子运动天赋高、一些孩子算数能力强,而有的孩子却什么也学不会,虽然基因来自父母,但在表达过程中也有相当大的随机成分,父母面对这些随机的挑战,很多时候你也不能苛求他们“准备好了再生我啊!”每一对父母实际上应对的是不同的挑战,而他们适应挑战的过程也千差万别,有的可以适应孩子带来的挑战,有的则过得十分痛苦。
因此,一个孩子来到世界上,他就是家庭里一个完全不同的新成员,他什么都不懂,啥也不会。父母不会理所当然地适应他,他也不会理所当然地适应父母,孩子和父母之间其实是相互影响和改造的。你在中文网上搜索“孩子对父母性格的影响”这几个字,几乎只能搜到“父母性格对孩子的影响”,而换英文搜,就能搜到反方向的研究了。这其实也说明,在目前中文互联网的环境中,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一个方向,也只关心一个方向,那就是父母的责任重大,却很少看到另一方面,即孩子也是在独立地面对这个世界、向这个世界(包括父母)发起挑战、在输输赢赢中适应下来的。父母并不能完全掌握你的人生,即使在小时候,很多决定也是你自己性格使然造成的,然后通过和父母或其他什么相互影响越走越远。
当然,在我们的文化中,社会规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每个个体受到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或者压迫)要比西方国家更大,因此这里我们就更要学会去思考,是父母造成的影响,还是集体主义文化,或是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造成的影响。就像我在前面写的,家庭是社会文化的末梢神经,无论我们还是父母都有很多身不由己。站在这个角度,尝试多理解一下我们的凡人父母,感受一下个体在社会、时代和文化面前的无力,这可能会带来多一份原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68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8
发表于 2022-1-3 16: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经常能见到将自己的人生尤其是性格归结于原生家庭的人,网上和身边都有,原生家庭固然对一个人的成长有极大影响,因此讨论原生家庭是很有意义的,但原生家庭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性格的成因确实是很复杂的,还会包含基因和更广泛的社会因素。
比如说现在非常普遍的留守儿童问题,家庭在孩子的童年影响比较小,孩子更多受到学校中的同学老师、村镇中的社会关系、以及各类网络产品的影响(短视频、网络游戏等);留守儿童问题虽然比较特殊,但可以从中看到家庭缺位后是什么填补了空缺。类似的,大城市中寄宿学校和课外班的集中管理也让同龄人的互动开始增多,而父母施加影响的机会变少。有了手机和网络社区后,家长不如网友了解孩子成为了一个很典型的现象,家庭互动关系变得复杂化。前网络时代的80后、90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父母影响,在95后和00后之间有所淡化,而随着家庭在信息时代网络社会的地位逐渐变迁,原生家庭在人格成长中的影响很可能将进一步变化。
那么,如果从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来看原生家庭问题,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原生家庭是社会影响的子集(或者说原生家庭是社会环境和文化的一部分)。因为父母对待小孩的方式,除了他们自己性格的因素,还有文化因素和社会时代的因素,在中国数千年来的儒家父权文化和封建思想影响下,突然进入到人本主义或精神分析的框架讨论人格的构建,这其实是非常跳跃的一个过程,因为这两个文化框架本质上就有巨大的冲突。在现代心理学框架下,你当然可以认为父母做得不够好,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可能也无法逃离历史和时代留下的烙印,父母们作为普通人,很可能仅仅反映了时代的平均水平,或许他们在同龄人中做得不算差,或者比你想象得“摆烂”、“散养”、“精神虐待”什么的要好。也许大家再早生200年,同样的养育方式和家庭条件,我们可能是时代中最幸福的人。原生家庭当然是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末梢神经”,但每个个体都只是时代洪流中的一粒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父母都是沙,我们都对自己的人生都有些无能为力。时代或社会洪流不会对我们低头让步,于是我们只能先和自己和解,再去尝试和父母以及时代和解。
如果原生家庭的问题来源于家庭之间的互动,那么原生家庭的问题就不仅仅是父母对“我”的影响,还包括“我”对父母的影响。已经为人父母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孩子生下来就会和父母产生很多矛盾和摩擦:一生下来的孩子是不会睡长觉的,每2小时醒一次,一闹半小时,父母也就不能睡好觉,要陪着他不睡,所以产后抑郁有时候也会发生在父亲身上,因为长期睡不好觉。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它只能这样生存,它也不懂任何道理,它有什么错呢?于是父母只能适应它、迁就它。再大一点,孩子在 2 岁的时候玩玩闹闹啥也不懂,你就得非常有耐心地陪着他;再长大一点到了幼儿园小学,个体的气质和天赋开始显现,一些孩子语言天赋高、一些孩子运动天赋高、一些孩子算数能力强,而有的孩子却什么也学不会,虽然基因来自父母,但在表达过程中也有相当大的随机成分,父母面对这些随机的挑战,很多时候你也不能苛求他们“准备好了再生我啊!”每一对父母实际上应对的是不同的挑战,而他们适应挑战的过程也千差万别,有的可以适应孩子带来的挑战,有的则过得十分痛苦。
因此,一个孩子来到世界上,他就是家庭里一个完全不同的新成员,他什么都不懂,啥也不会。父母不会理所当然地适应他,他也不会理所当然地适应父母,孩子和父母之间其实是相互影响和改造的。你在中文网上搜索“孩子对父母性格的影响”这几个字,几乎只能搜到“父母性格对孩子的影响”,而换英文搜,就能搜到反方向的研究了。这其实也说明,在目前中文互联网的环境中,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一个方向,也只关心一个方向,那就是父母的责任重大,却很少看到另一方面,即孩子也是在独立地面对这个世界、向这个世界(包括父母)发起挑战、在输输赢赢中适应下来的。父母并不能完全掌握你的人生,即使在小时候,很多决定也是你自己性格使然造成的,然后通过和父母或其他什么相互影响越走越远。
当然,在我们的文化中,社会规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每个个体受到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或者压迫)要比西方国家更大,因此这里我们就更要学会去思考,是父母造成的影响,还是集体主义文化,或是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造成的影响。就像我在前面写的,家庭是社会文化的末梢神经,无论我们还是父母都有很多身不由己。站在这个角度,尝试多理解一下我们的凡人父母,感受一下个体在社会、时代和文化面前的无力,这可能会带来多一份原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69

帖子

1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0
发表于 2022-1-3 16: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被夸大了,而是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有时候失焦了。
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不能仅仅局限于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因为这很容易让我们陷入无助感——仿佛我们被原生家庭塑造成了如今的模样却无力改变。换句话说,影响本身并没有被夸大,只是我们常常只关注影响,却忘记如何改变这些影响。
原生家庭只是过去,不是未来。承认过去对我们的影响,是为了更好地改写我们的未来。
01. 比起真实发生的过去,我们如何解读过去,更影响我们的人生。

我们没有能力影响已经发生的现实,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如何回忆它。不过,我们却很少意识到,每个人记忆一段过去的方式各不相同。
比如说:

  • 每件事,你都会在意、记住一些细节,而模糊和隐去另外一些细节,这个过程是无意识中就完成了的,没有人能客观记忆一件事的所有信息;
  • 你和另一个人在同一段时间经历了同一件事,但你们对它的记忆和讲述却总有区别;
  • 甚至,在不同的时间里,当你重新叙述起一件事,你讲述它的方式也都会发生变化,你所呈现出来的故事样貌也会随之改变。
这些你记忆的角度、方式、风格、特点,决定了你的过去不会是中立的、无人称的、客观的。每当你观察、记忆、感受、总结,你都是在对自己眼中的世界进行加工。也就是说,那些“能够反映出你是什么样的人”的故事,其实是你加工后的故事。而被你讲述出来的这个故事中的自己,就是你的“叙事人格”。它是我们人格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层面。叙事心理学认为,我们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自我身份(self-identity)的过程,而叙事则是找到自我身份的一种关键方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对一系列的生命事件进行了“自传式的因果推论”(autobiographical reasoning)。所以,被父母伤害、被分手、失去工作等种种悲剧式的过去,都不能直接影响你是谁。你如何理解、记忆和讲述这些过去,才真正塑造了“你”这个人。举例来说,让我们来看到这样一个案例:珍妮花遭遇了恋人的背叛,她会怎样讲述这段经历呢?
版本一:


版本二:


从这两个版本的讲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同一段经历,当我们使用不同的讲述方式时,过往经历对当下自我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版本一把被背叛归因于自身的人格特质,认为只要自己恋爱,就注定会是失败的结局,所以不想再爱;版本二则把这件事讲述成一时的不顺,归因于外部的不幸运的因素,因此依然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人。
02. 通过改变对过去的理解和讲述,我们就能扭转过去对自己造成的影响。

弗洛伊德曾指出,对过去的叙述会起到一种疗愈的作用——它帮助来访者,把过去生命中一些痛苦的、难以接受的片段,整理成有条理、说得通、有意义的整体叙事。这种讲述,能够降低来访者内心的冲突,形成统一、稳定、正面的自我身份感(Liu, 2011)。也就是说,用一种更好的方式去讲述自己的过去,能够极大降低过去对自己造成的负面影响。经历就不再仅仅是发生过的事情,而是我们所选择、解读和认为的曾经。尽管历史无法重写,它作用于我们人格的方式却是我们可以控制和调节的。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叙述方式,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我们可以在哪些维度上改变对于过去的叙述。众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每个人的叙述在7个维度上都会体现出高低不一的水平(McAdams, et al., 1997; Bauer, McAdams & Sakaeda, 2005)。接下来,让我们以前文中珍妮花两种版本的叙述为例,从这些维度来分析,什么样的叙事风格是更好的、对当下的影响更积极的。


珍妮花在版本一的叙述中说“这就是我的命”,反映出她认为恋爱失败就是自己的宿命,这样的叙述缺乏自我掌控,体现了较低的“自主性”。
相对地,版本二提到“我以后找对象会变”,认为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显示出更高的“自主性”。


在版本二最后的叙述中,珍妮花依然愿意和他人互动,向往遇到更好的人,而版本一最后却表示不想再爱。由此可见,版本二比版本一体现出的交互性更高。


版本二就是典型的“挽救性叙事”:虽然珍妮花觉得被背叛是倒霉的,但她通过那个人对待自己的态度,获得了一些对关系的理解,意识到离开错的人是为了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人。研究发现,叙事中的“自主性”、“交互性”、“挽救”的过程,都与个体受挫时保持积极情绪的能力呈正相关(McAdams, et al., 1995; Bauer, et al., 2005)。如果我们更多地把自己的经历讲述成 “自己的行为能影响到事件的走向”,我们能够感受到更多的自主性;同时,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去讲述别人给予自己的支持、带给自己的正面影响,我们就能够有更多的力量面对逆境。


版本一是典型的“污染性叙事”:只经过这一次恋爱经历,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对恋爱彻底失望。


在版本二中,珍妮花提到自己“明白了”、“会变得更清醒”,体现出她对于自己有了新的理解,获得了新的成长。这样的叙述会被认为在这个维度上得分更高。


版本二的讲述显然在这个维度上得分更高,最后珍妮花放下了错的人,依旧充满希望地期待未来。


相较于版本一更多地在讲述对方背叛和离开自己,而版本二寻找了这段经历对自己的积极意义。研究发现,“挽救性叙事”与“做出意义解释”的过程,是改变负面事件对自身影响的最重要的手段,它们与整体幸福感呈正相关。有意识地换一种方式讲述你的创伤经历,反复讲述它,你的幸福感(well-being)会得到提升。
03. 如何改变自己对过去的讲述方式?



在改变之前,你需要识别出自己一直以来的叙事风格(Bettison, 2016)。对照上文提到的7个维度,自我评估一下,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维度上还可以有所提高。这样做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识别现有的叙事风格。


在识别出自己的叙事风格之后,你可以尝试从改变叙述一段让自己困扰已久的经历开始。书写练习能够帮助你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叙述的方式。具体可以尝试的方法如下(Wilson, 2011):
(1)你≠问题区分作为讲述者的自己与作为故事主角的自己,你会发现,问题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你并不是问题本身。这个回顾的过程也将帮助你找到故事中的“自主性”与“交互性”。


(2)想象“最好的可能自我(best possible selves)”“最好的可能自我”指的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好的自己”的样子。在重述来自过去的困扰时,练习想象“最好的可能自我”,能够帮助我们尝试“挽救性叙事”。




一个新的讲述不能仅仅停留在所叙述的故事中。你需要在生活中找到一点一滴的证据来支持你所讲述的这个新的故事。例如,你可以问自己:

  • 是什么让你能够成为那个“最好的可能自我”?
  • 这个新的故事如何体现了你的价值观或人生目标?
  • 根据这个价值观和目标,你觉得什么才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要注意的是,在以新的方式讲述故事的时候,你也许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这些都是正常的,承认并接纳这些不一样的感受。因为改变一个人习以为常的看待过去的方式,会创造出一个“新”的自己,会改变你人生中那些重要的关系。正如犹他大学的发展心理学教授Pasupathi所说的:“人生故事是用粉笔书写的,而不是墨水笔——它可以不断被擦掉、重写。你的过去全在你的手中。”希望我们能以更灵活和开放的姿态看待并书写个人历史,挖掘出那些来自过去的、珍贵的心理资源,并将其传承下去,迎来更广阔的未来。

References:
Bauer, J.J., McAdams, D.P., & Sakaeda, A.R. (2005). Interpreting the good life: Growth memories in the lives of mature, happy people, 88 (1),203-217.
Bettison, L. (2016). How to change your life by changing the stories you tell yourself. Tiny buddha.
Liu, H.M. (2011). The narrated self: An analysis of Ricoeur’s notion of “narrative Identity”. Debating China, 6, 415.
McAdams, D. P. (2006). The role of narrative in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oday. Narrative Inquiry, 16(1), 11-18.
McAdams, D. P. (2013). The psychological self as actor, agent, and author.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8(3), 272-295.
McAdams, D.P. (1995). What do we know when we know a pers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3 (3): 365–395.
McLean, K. C. (2008). Stories of the young and the old: personal continuity and narrative ident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4(1), 254.
Wilson, T.D. (2011). Redirect: The surprising new science of psychological change.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点击查看往期高赞回答:
接纳自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缺爱的家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怎样降低或完全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1

帖子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9
发表于 2022-1-3 16: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把原生家庭「妖魔化」。
实际上,童年的经历只是我们心理问题的一个「触发因素」,而不是全部的原因。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对童年行为的「强化和重复」,才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总以一些很严苛的标准来要求我,他们总是告诉我:你还不够好,你还不够优秀。他们很少夸奖我,也很少给予我正面评价,还总是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这样久而久之,就使我习惯于以别人的评判为标准来看待自己,并试图去满足别人的期待——习惯成自然,别人对我的赞同或否定会对我的情绪造成极大的影响。
后来,我进入心理咨询行业,接触了很多被心理问题困扰的来访者。
我发现,那些过于在意别人看法的人——也就是我的同类,几乎都有一个特征:童年时都被父母或抚养者要求成为他们所期待的人——这就是导致我们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根本原因。
不过,我们必须要明白——童年的经历只是导致我们心理问题的一个「触发因素」,而不是全部的原因。事实上,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对我们童年的行为与认知模式的强化和重复,才是导致我们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我们再来看一看导致我们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直接原因——这些直接原因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1.害怕得罪别人。
你害怕和别人起冲突,害怕别人对你发火、冷落你……
而这一切的本质,都是对于「死亡危险」的恐惧。
这种恐惧来自我们心理问题的触发因素:在童年时期,父母是我们能够生存下去的唯一保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便意味着我们有被抛弃的风险。对孩子而言,就意味着「死亡」。
对于这种「死亡风险」的恐惧,促使我们不得不去努力满足父母的期待。
2.自卑。
自卑的人基本都会过度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自卑和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是一个互相作用的关系。
3.敏感。
敏感意味着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多想,容易受伤。
4.习惯于将自己与别人进行对比。
如果你习惯于将自己和别人做对比,就必然会受到伤害。
不停地令自己变强,不停地令自己变得更完美,从而在与别人对比时胜过对方——这样的思维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你总会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如果你希望自己胜过所有人,你注定是要失败的。
5.试图成为别人。
人都有一个理想中的我,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之间的差距,是许多神经症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不论是我们的文化,还是父母和长辈的教诲,往往都是在教我们成为一个「别人」,很少有人告诉过我们:做你自己就好。
试图成为「别人」,试图变得「更好」「更完美」是驱使很多人活下去的动力,但这本质上只不过是满足了你的一种幻想而已。
6.不能接纳自我。
人的自尊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依赖性自尊」,即通过别人的评判标准来看待自己。会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的人,就属于「依赖性自尊」。
第二种是「独立性自尊」,即不再通过外在的评判标准和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而是完全遵照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来看待自己。但这样的人,有时候也会因为自己过高的标准而产生挫败感。
第三种是「无条件自尊」,即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任何评判标准,完全尊重和接纳自己。只有这种自尊,才是真正的自尊。
有条件的自尊本质上只是在玩「找到一个标准,满足这个标准」,从而自我安慰的游戏罢了。
所以,当一个人不能接纳自己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空洞无物的,他无法从自身内部获得支撑,而不得不从外界寻求认同和力量。
以上六个原因,你可以对号入座,然后努力将其克服掉。然后,在很大程度上,你就能不会太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了。
在这里,我将我这些年所积累的经验和想法全部分享出来,我会从我所能想到的所有角度,全方位地帮你建立起一个自信、自尊、自爱的核心信念。
你需要做的,是将以下 5 部分内容每天看一遍,直到你彻底理解,将其内化为你的精神信条为止:
1.别人没那么在乎你,也没那么关心你。
虽然许多人的问题是「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但本质上其实是「过度的自我关注」。
也就是说问题的实质,根本不在于别人怎么看你,而是在你自己将别人对你的看法看得太过重要,将别人对你的看法所导致的后果看得太过严重。
你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并没有多少人在关注你,也没有多少人对你有什么「看法」。
仔细想一想,你对别人又有多少看法呢?即便你对某个人有些看法,这个看法又能持续多久?而且,你对别人的看法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假如说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本原因也是因为那个人「在意」你的想法。
反过来讲,这个道理在你身上同样适用,别人对你的看法本身就是一种「非实质性」的影响。
所以,你看,你因为害怕别人对你的看法所造成的影响,才会过度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如果你不再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那么别人对你的看法就不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
看法始终只是看法而已。
2.于你而言,在这个世界上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别人和别人的看法,都不重要。
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强调集体主义,强调助人为乐,强调为别人考虑。我们将为自己考虑、满足自己需求的行为定义为自私,并且整个社会都在或明或暗地对「自私」持批判态度。
而一个人如果没有勇敢地、坦然地满足自己的「自私」心态,只会一味地照顾和满足别人的感受,那他将永远不可能获得幸福。
因为快乐的本质就是对自我欲望和需求的满足,你必须将自己的需求放在首位,你的人生才可能是幸福的。
如果你时刻都想着别人,时刻都去迎合与满足别人,你的需求和欲望就会被压抑,久而久之,你就会忘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忘了自己喜欢什么……
即便一些人对你很重要,但重要和你要牺牲自己去迎合别人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换句话说,一个人对于你很重要,但你没有必要「丧失自尊」地去迎合他。
从最根本的层面上讲,你活着这件事本身就是为了你自己。
3.把你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不要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有太多太多的人不会也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一点是许多人痛苦的原因。
他们仿佛天生就习惯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照顾别人的感受,满足别人的需求。
但请你想一想,这样一来,又有谁来理解你的立场,照顾你的感受,满足你的需求呢?
实际上,没有任何外界的压力和束缚要求你必须在意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只需要尝试一次满足自己的需求——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9

帖子

12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8
发表于 2022-1-3 16: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一下:
首先,匿名是因为不想受关注不愿意暴露个人隐私。虽然本人是知乎老油条但这个回答确实是勾起情绪现写的,不存在什么抄袭转载,你如果在别处看到过所谓“原文”,请光明真大上链接。不要动不动就“你为什么只敢匿名”,那为什么被强奸的问题下都是匿名?回答的时候更多的心态是找个树洞掩埋一下自己的羡慕,”匿名“这个功能设置本就包含了人性化、人情化、让大家可以安心说说心里话的。--请你尊重知乎功能,也请你善良。

我没想到一个匿名回答会有那么多赞。
有点感动也有点悲哀,抱抱每一个赞数背后的那另一个自己吧。
真心希望你们幸福。 但不要把幸福的希望冀盼于婚姻,从今天开始学习爱自己、让自己幸福吧。我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遇到我老公的,而不是靠等一个人拯救自己而等到他的。  

我写这么多不是怨天尤人,只是以前也没遇到过老公这种家庭,表达一下羡慕而已。
是夸大还是缩小,到了怎样的程度?
我想就是:“希望不要说得好像我们这种人连羡慕都不配“的那个程度吧。  

至于说这个回答是“情绪发泄“,还是”科学论证“,只能说各家之言吧。
毕竟知乎的意义又不是一言堂,大可发表各自的“科学论证”。
至于不友善的评论,既然都匿名回答了那肯定是抱着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态度。
毕竟咱都到了“情绪发泄“这种地步了,狗急还能跳墙呢。
当然这样不是很好,所以不会再回复信口开河的杠精了,就留给那些点赞的“另一个自己们”来讨论吧。

我也有有所抱歉的地方,因为匿名随手答,有些前因后果没有讲得很清楚。
没有对我老公的家庭教育描述的太全面,导致了一些误解,单独这么看甚至还有培养熊孩子的嫌疑。另外,可能造成一种误会就是我老公娶了个祖宗在家里供着,这对未婚男女是很不好的暗示。也在最后澄清一下。

可是,请大家停止对贫困家庭的批评
贫困家庭不是原生家庭伤害的必然因素。
如果只从经济收入角度出发,我老公家庭的收入其实不比我的家庭高。车的理解有很多种,100万的也是车,1万的也是车,可能知乎的贵人们没见过1万的车。
出生地不同很难比较,但是我自己长大的老破小里面,就有好多家家境比我差但是教育孩子不会动辄暴躁打骂的。

除了收入以外,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的人品脾气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开宝马的妈妈也能养出一个情愿跳桥的孩子。一对父母再穷,再外面受再多的气,也不代表他们会发泄在孩子身上,通过无缘无故挑事打骂孩子出气的。反过来高收入高学历的一样可以在领导面前装孙子,回家称老子。

无故打骂孩子,或者小事就随机地情绪性发泄打骂孩子,其实就是懦弱的人把接收的暴力施与更弱者。如果发生在两个陌生的成人之间,那骂就叫侮辱谩骂,那打就叫报复社会。
但因为发生在中国社会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就可以拿孝道说事。
最近在迷《觉醒年代》,确实中国一代人的觉醒太仓促。
不仅反封建不彻底,还有种要开倒车的感觉。
清朝亡了,打不是亲,骂不是爱,是违法犯罪!

不要提什么谁谁哪个成功的名人还记得父母的一顿打,为什么人家的记得都是“一顿“打?还能详细的描述为什么被打?因为有基本为人品德的父母至少会做到奖罚分明。记得曾经有一个关于狗狗抑郁程度的实验说,有三个实验条件:对狗狗只有爱和好言好语、对狗狗只有打骂、以及对狗狗在两者时间随机交替。实验结果是随机交替无故被打骂的狗狗,比每天面对打骂的狗狗更抑郁!

我对我妈也没有什么怨恨了,她的父母的品德大抵也是如此罢了。 外婆一辈子都是重男轻女并且PUA全部女儿伏弟魔讨她欢心的人。 但是她有报应的,两个儿子都死的很早、不到40就死了,她自己也是60多就死了。

目前跟家里不大联系了,每月寄家用,一两年见一次,不在一个城市。
我妈现在也不念我,拿了钱吃喝打麻将。
既然我等不来道歉,他们等不来道谢,那就一别两生宽吧。

原答案———————————————————————————————————
我的观察,不是夸大,是缩小。
一来是父母辈不乐意承认。
二来是假如没有对比,大多数人一辈子不会注意到。

爆发点是有一天我打破了一个新买的玻璃瓶,还挺贵的。我第一反应是开始指定这个玻璃瓶的各种不好。我老公的第一反应是开始扫地、给我洗伤口、找创可贴。
最后他告诉我结婚这些年,我最爱说: 我不是故意的、这不是我的错、我会/要做到XX。

他觉得很难理解,因为他从小的认知是这样的:
无论是不是故意的,人就是可以允许犯错的
即使一个人犯错了不代表这是一个坏人。即使一个人在某天干了一件超级蠢的事情,不代表他是一个蠢人。--对事不对人。
最重要的是:你不需要因为优秀,才被爱。
你可以有些任性、有些乱糟糟、有些小固执、有些傻主意,你依然可以被爱。
你的家人不是你的敌人,你不需要在每件事情上去分清到底是谁的错。

他可能永远不会明白,他的原生家庭多么幸福。
他小时候有一次去旅行,第一天说讨厌吃蛋白,第二天说讨厌吃蛋黄。我公公被气得哈哈哈大笑。

他幼儿园就逃课去炼油厂,因为很好奇那些机器。回家白衬衫全黑了都是洗不掉的油,我婆婆二话不说赶紧给他换衣服,叮嘱以后逃课必须让大人知道他去哪儿了。

从小婆婆给他买的衣服,他可以说不穿就不穿。他逃课去工地里学会开车,偷偷带弟弟去超市买东西吃,还把车刮花了。婆婆帮他撒谎说不知道怎么回事。

他非要在公公上班的地方摸一个什么机器,公公说烫手他还闹。直接给他摸了一下,这娃指头烫破大哭,然后回家还帮公公一起瞒着婆婆。

他每次无意间跟我说这些事情,我都羡慕嫉妒恨。这换在我家,就是打骂,往死里打,往狠的骂。
不仅有缘由的事情会打骂,很小的事情也会,前一秒还笑呵呵的下一秒就能打骂。
我参加羽毛球队骂:你打不进省队浪费时间干什么? 我去画院跟老师学画骂:你成不了名家你浪费时间干什么? 我音乐课上迷上电子琴骂:你成不了音乐家你浪费时间干什么?(脏话省略)
所以我小时候在长期的恐惧中小心翼翼,长大就在偶尔的暴躁之间放飞自我。

后来我老公给我买了一样很贵的乐器,到货了我就天天练天天练,练到手抽筋。
他很生气地告诫我:我不是因为你要去考什么鬼五六七八级才给你买这么好的乐器,我是因为要你学习的过程的每一分钟都快乐、享受才给你买这乐器的。
--你不需要强迫自己变得多么优秀才能值得好东西

我既爱我老公,又有点羡慕他。
有时候我觉得他是我的第二原生家庭。
————————————
补充:

我只挑了我最最最羡慕的点来说,但其实还有故事后继的。

我老公从小是个怪胎/闷瓜,别人还在抢玩具的年纪他就喜欢去那些器械类的东西。他是因为好奇逃课的,那是他上高中以前的唯一一次。后来他就不逃了,因为公公了解原因以后就给他找废弃的收音机、手表、黑白电视之类的让他拆装。后来遇到一台废弃电脑,就迷上了编程,他现在的职业也与此紧密相关。  他从小就找到他的热爱,并终此一生。

至于婆婆是因为她自己确实太新潮,我老公是个闷瓜,很抗拒婆婆的搭配。我后来有取笑他说,会不会婆婆生弟弟就是为了再有个任她摆弄的娃娃。后来和小叔子见面就觉得他穿得很时尚,娶的老婆也是大美女。选这个点是因为我家人从来不会让我选择自己衣着,选了也是骂丑。到我30多岁在业界有头有脸的时候,他们还是会当面PUA你说这衣服丑死了跟奔丧一样。然后我就发飙了。  

至于逃课学车是高中了,他的成绩一直是全年级最好的(小地方很久不出一个的那种好),学校允许他自主决定哪天上课,其他时间可以自己安排做项目。 因为年代比较久远,而且小地方管的真不严格,当地很多人十三四岁大人教会了就直接开了。 他刮花是最后到家的时候刮的墙,婆婆没有拿来说事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伤害到别人。 但是那事之后婆婆有马上逼他去考驾照。  

另外我老公还提过,他父母从来不会因为他成绩好而奖励他别的,诸如冰激凌啦好吃好玩的之类,反而是会奖励他更多的书。 他还跟我解释婆婆的理解:
如果孩子学习了有成绩,你要用同样与学习相关的东西奖励他,这样他就会觉得好奇地学习是一种值得追求的奢侈品。
如果孩子有成绩,你就给他买冰激凌,那么以后没有冰激凌他就不学习了,或者他们一直学习到他们自己也买得起冰激凌的时候,然后只吃冰激凌长胖去了。
--这个说法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我工作第一年真的吃了好多冰激凌!!  

我老公身上还有很多优点我觉得既有他自己的天性(也包括遗传基因?),也有很大部分原生家庭的因素。比如他的正直、善良、木讷更像公公,而他弟弟灵活、开朗、游刃有余更像婆婆。
可是他们两个人都是因为真正相知相爱而结婚,而不是因为年龄到了。
两个人都特别能尊重别人的想法,尤其是相反的想法。
--我觉得这是因为公婆之间是日常秀狗粮,外加原生家庭教育方法影响的。
最后强调一下夫妻关系的平等,家庭和谐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我老公也并不是一味宠溺我,而是有原则的: 第一无论不允许伤害自己的身体(不餐不准时或者喝酒太多之类的),第二不允许故意伤害其他人的感受。 另外我自己确实也很多值得他欣赏、他眼里很优秀的地方。比如对朋友不敢说两肋插刀吧,应该说还是人均评价仗义的那种。对陌生人可能就是,知乎网友问起什么书,我还能给人家买好寄过去包邮的那种。  

当然大家也别误会,我也不是忽然就能大言不惭地干出“自夸自己很优秀”这种事情来。而是在我老公他会一直告诉我,我哪里哪里很好,我给他的事业上的哪条哪条建议特别好,我哪一手理财决定得特别棒,我哪一个行为让他觉得我特别善良之类的。我在这个经历中的哪些处理让他觉得特别酷/聪明/捣蛋之类的。我老公在我心里也一样,他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无比的热诚和责任感,让我觉得他真的很吸引我。他在我眼里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对每个人都很真诚,但是又不会随波逐流。

至于世俗眼光的“优秀”,我在我所从事的行业里算得上翘楚吧,年入没有达到知乎的人均百万但也没有差很多。我老公虽然结婚的时候他的收入不如我但现在差不多。当然我并不觉得收入可以衡量一个人的优秀,好比我们的边防战士就每个都很优秀。我们相知相爱的时候我零收入,并且我完全不知道也不过问他的收入。  

我们是因为互相被对方吸引而相知,因为看对方的“不优秀”不但不碍眼还觉得特别可爱而相爱的。 我老公不是完美的人,他也有很多旁人眼里的毛病。但他是我眼中的完整完美,他就是我对于完美的定义,他看我亦如是。 我们都不要需要逼自己成为完美的人,爱的恰好是彼此的瑕疵。

所以我们结婚并不是因为谁要治愈谁。虽然我也有告诉他对我的治愈,但是他都会跟我坦白说他婚后有哪些哪些改变让他觉得成了更好的自己。 爱和接纳是对等的,可能有先付出的一方,但真正的爱和接纳是对等的。完全是由一方救赎另外一方的感情是不长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2

帖子

13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6
发表于 2022-1-3 16: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被夸大,只是被用错了。
原生家庭的影响,就像一个人,一直觉得自己不舒服,很难受,却不知道是哪里痛,哪里有伤口,哪里曾经被人狠狠地打了几下,捅了几刀。
我们本能的会去探究为什么会痛、会难过,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有些人探索原生家庭的影响没用、甚至更颓废,是因为他们的探索是为了推责、开批判大会、找到人生问题的罪魁祸首。
他们需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因为我原生家庭的XX问题,导致了我现在生活的不如意。
进而,他们可以不为当下的生活与人生负责,不去努力和改变。
毕竟对有些人来说,承担人生的责任与压力、努力改变,比忍受创伤和痛苦更可怕。


但如果探索原生家庭的影响不是为了逃避,而是直面过去的痛苦和创伤,进而理顺一团乱麻的、从未处理的各种情绪和故事,我们就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那么,探索原生家庭的影响,具体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1.放下“不爱父母”自责和内疚
在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下,孝顺和爱父母像是一个准则和道理,我们必须要做到。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真的很难。
我曾经有一个来访者小J,她和父母的关系都一般,小时候父母常常争吵,重男轻女,也常常打骂身为女儿的她。
现在她自己做点生意,经济状况是家里几个姐妹里最好的。
父亲望子成龙却养出了一个没什么出息的儿子,还要求这个女儿能够对弟弟负起责任,带他做生意上路,以后可以自谋出路衣食无忧。

来访者小J说,自己一和父亲说话就觉得父亲的情绪让她难以忍受。
父亲就像个婴儿,他提的要求无论是什么总是要求别人必须去满足他:
“我就算做一百件事,如果有一件事,没有做好,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对我生很大的气,否定我、斥责我。”

她和父亲不在一个城市,她不想给父亲打电话。因为一打电话,她就会觉得很难受。
可是不打电话,父亲会责怪她不孝顺,家里亲戚也会对她有看法,觉得她比较冷漠。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心里也有自我审判,而她,也有这种审判。
她因此,承担了深深的内疚,甚至被内疚压得喘不过气。


她讨厌父亲,不想和父亲沟通,她的内心因为原生家庭的经历,没办法做到爱与孝顺父亲,可道德的审判又让她觉得自己应该做到。
在冲突中,她自责、纠结、痛苦。
经历原生家庭的探索后,她才知道,自己面对这个已经成为老人的父亲,还是那么难受,是因为:
这个人依旧用过去那样的模式,在对待她;

只要面对他,听到他的声音和语气,那些曾经的潜意识的创伤感觉,都会被勾起;

他这么多年都还是如此,没有能力意识到自己对女儿做了什么,也没有办法做出改变和调整.......
分析了之后,她看到了,一遍一遍进入她想要逃离的创伤的场景,对她而言,其实也是一件残酷的事情。
但正也因此,她才能够,不再那么内疚和自责。
她就能够允许自己,不那么经常地给电话父亲,拒绝父亲提出的一些过分的要求。
而不觉得,这样的自己,是一个坏人。

2.和父母划清界限,学会独立,进而过属于自己的人生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一个成熟独立的个体,和父母之间最好的关系,是带着爱与祝福与父母告别,自由勇敢地面对世界。
探索原生家庭,可以帮我们从情感和理性上与父母划清界限,过属于自己的人生。

一方面,探索原生家庭,能让你在情感上,放下与父母间爱恨情仇的纠葛。
小J和我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做到,按父亲希望的那样给他多打电话。

其实我已经知道他当年做的那些事情,也是因为他的局限吧,也是一种必然吧,也不可能改变了。

我为什么不能就把他当做随便一个什么亲戚,拿起电话,和他友好地聊上几句?
说到最后,她自责又纳闷

我说:“那是因为你,有恨啊。”
爱与恨很多时候是一体两面,我们的内心想要父母的爱与接纳,想要依赖,所以当他们不能给予,甚至是伤害时,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恨。


爱与恨就像错综缠绕的丝线一样,把我们和父母绑在一起,虽然痛苦,但却无法挣脱。
了解和对父母的恨,能够真实的还原和父母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交织在一起的爱恨关系。
通过还原、面对、表达对父母的情绪,最终放下对父母的爱恨情仇,从情绪捆绑中恢复情绪自由。
让自己的情绪,不再受和父母关系的影响。

另一方面,探索原生家庭能让你摆脱父母的期待,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也许,其他任何人责备你,你都不会那么难过,情绪那么起伏,但是身为孩子,被父母这样评价,则很容易陷入深深的内疚,乃至强烈的自我怀疑。
因为父母,内化在很多人的心里,就是道德的所在。
就像小时候的我们一样,是多么期待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接纳,这就是深深地萦绕在每个人意识深处的本能。
所以我们要去谈论原生家庭,谈论爱与恨,谈论真相,这样我们可以在必要时在内心为自己辩护。
我们可以维护自己的界限即使父母会难过,被他们指责时,不被内疚和自责击败。
我们还能站在,坚持自我的原地,守住独立自我的界限。


“父母为自己牺牲了一切,大半生都在辛苦奔波,
爸爸的沧桑和叹息,妈妈的皱纹和泪水,
还有那个为了自己才存在了几十年的勉强的婚姻”
这些都让你天然觉得 “我有罪”。
你觉得你的罪就是,你的父母都是因为你而变得不幸福;

你觉得你的罪就是,如果你不存在,他们就可以追求自己的人生;

你觉得你的罪就是,父母如此巨大的付出下,自己却并没有让他们因为你的成就和生活感到快乐,你不够优秀,配不上这份沉重的牺牲;
所以到了最后,你觉得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听他们的,按他们的意愿生活,这样他们可以少一些烦恼和失望。

但事实是,我们不应该也承担不了他人的人生,包括父母。
你不是无所不能。

父母作为成年人,结合,生育你,养育你,守在婚姻里,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既和你相关,也可以说,和你无关。
你无需再背负承担父母的人生与责任,无需把自己当赎罪的祭品,献给把你带到这个世界的父母。

通过探索原生家庭,划清和父母人生责任的界限,进而可以把自己,还给你自己了,去创造你想要的人生啦。

关注 @壹心理 ,我们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人性的爱与温度,陪伴你的心灵成长
世界和我爱着你~

本文修改自壹心理原创文章《为什么我们要不断讨论原生家庭》,作者:周小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90

帖子

1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8
发表于 2022-1-3 16: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狗十三》

文|杨睿 (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近年来,原生家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社交网络中也被越来越频繁地讨论。
单在知乎平台上,就已经有4万多个个与原生家庭相关的问题。      
的确,几乎每个孩子在读大学前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不同的父母用各自的方式养育和塑造着自己的孩子。 和谐健康的家庭教会孩子如何去爱,给予他们独自面对世界的勇气。而“有毒”的原生家庭会把负能量释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在打压、争吵、抱怨的氛围中成长,渐渐变得自卑、敏感、焦虑、缺乏安全感……也正因原生家庭影响深远,才会被大众反复讨论。
原生家庭被广泛关注,可能要归功于心理学特别是个人成长相关理论的普及,一些知名心理学者和科普作家基于精神分析的视角,向公众介绍人的心理成长或创伤是如何受到原生家庭和养育方式的影响,被塑造成现在的样子。 去探索原生家庭、个人成长经历中发生在内心和亲密关系中的痛苦体验,这种起源上的解释能让长期饱受心理问题折磨的人找到一个明确的思考方向,可以促使ta们开始关注并反思心灵层面发生的问题。
而在心理咨询中,精神分析流派的咨询师也通常都会以了解成长史开始,这些默认的视角和假设也会把“你从哪来”“你过去发生了什么”作为理解你这个人的基础。
但在大众讨论中,原生家庭似乎越来越成为所有痛苦的根源,于是,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来自心理学专业的声音,主张不要过分夸大原生家庭的影响,意识到这个影响的人,也可以选择不继续被困在原生家庭里。
今天想从精神分析的理论层面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原生家庭的影响很重要,但并不是普遍的、决定性的

广义上讲,一切临床应用的心理学理论和概念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边界,没有包治百病,可以涵盖一切现象的理论和技术,精神分析也一样。
无论一个理论多么庞杂精深,总有其无法解释和应对的临床难题,在咨询中也会有无论什么流派技术都无法治愈的症状和创伤,这是客观存在的局限。
临床心理学的理论和精神分析本质上只是一种假设,一种经过观察与总结,再经由临床实践的验证,形成的一种解释系统,它并非经由实验验证的实证科学,不存在广泛普适性的公式或公理。
我们观察到一个人早年的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对其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以在成人后的生活中被重复和解释,但并不意味着人格的塑造和发展只取决于这一单一的因素,也不意味着特定的养育方式会造成特定的确定性的结果,因为人是极其复杂的系统,每个人在先天和后天的差异,经历和选择的差异,都会对今后的生活和体验造成深远的影响。



电影《八月:奥色治郡》

没有一种影响是普遍决定性的,我们也无法穷尽所有对人产生影响的因素。所以,相关不等于因果,原生家庭的影响很重要,但先天的遗传,后天的社会因素,以及一些偶然的经历,都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把自己的痛苦和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会导致注意力集中在外部,比如他人和过去,从而难以直面自身内部的体验和当下的状态,这与心理咨询和精神分析所要努力的方向背道而驰。



回到内心和当下,成长和改变才能开始

一个人只有真正有勇气有能力面对心灵内部发生的一切并理解承受它,改变和疗愈才会发生。
人格并不是被动的产物,当环境塑造你的过程中你也参与了这个塑造的过程,为了让心灵幸存下来,我们在各种艰难的环境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创造力,症状便是其中之一。我们不记得的东西往往比记忆中的内容更深远的影响着我们,当我们回忆过去,同时也是透过当下的感受建构了一段历史,这是幻想与现实的合谋。一个人对早年经历的回忆中充满了痛苦,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ta当下生活的不如意。
而回到内心和当下,你的成长和改变才能开始。



美剧《奥丽芙·基特里奇》

前面提到过,在心理咨询中,所有的分析和治疗似乎都要帮助来访者在某个层面上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本质的问题。
回溯成长背景和历史试图回答“我从哪来”,目的还要体现在:
“我要去哪”、“我的目标和方向体现了我要成为谁”
只有明确了自己曾经和现在的位置,才能从那个位置离开。
精神分析的目的不是归因,而是哀悼和分离,让你真正的从起源之地离开。打破宿命的关键在于有意识的选择并为之承担责任。
从“被过去影响的我”到“我是选择的我”
从“体验和行为上不知道的知道”到“思想与情感的知道”
从“被施加的我”到“作为主体的我”
也许心理治疗无法完全消除和扭转早期的影响,只是使之变得稍有弹性,获得一些新的可能性,你不必完全解决那些造成痛苦的问题,当你获得成长和变化,那些问题会变得不那么棘手、那么具有淹没性。
“接纳自身历史的全部”意味着,早期遗留下来的强烈的痛苦感受可以在当下的心灵中被理解和消化,从而收回向过去向外界投射出的情感,完成内外经验的整合。
当我们理解并接受了历史不可改变,父母不可改变,自己曾经遭受的经历也不可改变,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从心灵的内部将那些难以承受的情感变成可以承受的,不再强迫性的重复一些特定的体验和人际模式,前文提到的,精神分析的目的——“哀悼”便可完成。
早年的影响在情感层面可以慢慢褪去,真正变成一个你身后的背景,你知道你是从那里来的,但不必停在那里,你依然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从那里离开,这个过程就是真正的成长。



电影《小偷家族》

                                                                        ——END——



<hr/>原生家庭孕育了我们,也塑造了我们,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终将学会一点点和父母告别,独立勇敢前行。知乎「吾辈问答」联合简单心理,邀请你一起聊聊原生家庭。
更多回答请戳➡️长大,就是一点点和父母告别吗? - 知乎
<hr/>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近10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6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78

帖子

1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3
发表于 2022-1-3 16: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夸大,只是忽视了可以对冲原生家庭影响的其他因素。
环境塑造人(对于普通人来说),原生家庭是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也有其他的环境因素非常重要。
1,在青春期,少年开始有独立决策和思考的意识,这时候,周围好朋友的一些想法和行为,会被少年作为一个标尺去衡量原生家庭给予的价值观和习惯,并且乐于发现二者的矛盾,在整个时间段,一些人会改变原生家庭给予的价值模式,甚至有可能完全逆反,这个过程中,少年完成了成长为一个独立人格的涅槃。
2,年轻人步入社会且远离原生家庭环境后,如果原生家庭的博弈逻辑和道德训练,导致年轻人经常碰壁,有频繁的同类负面反馈,那么年轻人可能会在迷茫和精神痛苦中寻找博弈失效的原因。其中大部分人会发现一些浅层的问题,并且能够改正。极少数的人会找到道德训练和博弈逻辑的根源以及从小形成的弱点心结,并成长为脱离原生家庭影响的人。
3,榜样的力量也可能有很大作用,如果有层次和思维维度高于原生家庭的人做指导,甚至只是能够被年轻人观察,那么有悟性的年轻人可能会重塑博弈逻辑和价值观。
4,读书是对冲的最优方案,可惜多数人不会选书,也不会真的读而致用。
5,长时间从事某个岗位和职业,会消磨掉原生家庭影响中表层的一部分,最深层的藏在灵魂中的缺点和弱点,很难被这种方式改变。
以上
当然,对冲改变也有可能是恶性的。
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6

帖子

13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1
发表于 2022-1-3 16: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问我原生家庭对性格影响大不大,我会明确的告诉你:很大很大,甚至很多人一辈子想要摆脱掉原生家庭都摆脱不掉。
但是这种影响真的不可消除吗?其实并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71

帖子

1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7
发表于 2022-1-3 16: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深刻的,它隐隐地将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很多时候,原生家庭就像一根隐形的藤蔓,看似无形,却将我们的过去紧紧缠绕,又影响着我们走向前方。

当我们以为过去已远去时,却发现我们的一些思维模式就是父母的复制品,一些行为方式与父母惊人的相似。

那么「原生家庭」到底是什么?

我们从小生活、成长的那个家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我们耳濡目染地接受父母的教养方式,并潜移默化地继承它。我们内心构建了原生家庭的模型,并可能不自觉地应用于我们的婚姻、交友、职场各个方面。

我们总说:看清别人容易,却看不清自己,其实透过父母我们便可以看明白自己。每个人在儿童时期的认知发展并不完善,很难独立自主,所以必须主动适应环境,接受和模仿父母的行为模式,并习以为常地把父母的生活公式代入自己成年后的生活。

而我们真正的成长,便是跳出原生家庭的桎梏,知道我们父母教育方式中哪些值得继承或需要抛弃,然后自己去孕育一个全新的文化。

知乎联合壹心理,由 8 位权威心理学专家集体研发「原生家庭教养方式评估」,7 页专业报告,科学可靠,请放心购买测试。

本测评将评估在你儿童时期,你的父母对你采用的教养方式,帮助你更好地为自己的孩子创造新的环境,而不再复制父母的行为模式。

你将获得什么?

「以下展示报告部分内容」

01 丨教养方式解析




图片


02 丨描述你的家庭教育方式




图片


03 丨教养方式提升指南




图片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开始测试吧。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