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为何常被忽视?如何帮助他们?

[复制链接]

15

主题

85

帖子

1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4
发表于 2022-1-6 18: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年人的抑郁和焦虑,常常以身体不适的方式表现出来,很多时候,对这种身体不适,他们有自己的解释:

  • 我这个胃痛是老胃病了,吃了多少药也不见效。
  • 我颈椎有毛病,每天晚上都睡不踏实。
  • 心慌的呀……根本坐不住,我就赶紧去吃药。
  • 人老了都会关节痛,这里痛痛那里痛痛,这叫风湿,你们小年轻不懂的。
  • 感觉身上没有力气,我心脉太弱,补一补就好了。
去医院相应科室看吧,毕竟跟用了好多年的老机器似的,多少有些故障,一些医生就当作器质性问题来治了;儿女和老人家自己也会觉得“这么大年纪了,有点儿不舒服很正常”,不大会考虑到精神心理障碍这层去。就算医生想到了,提的时候可能也会比较谨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说我们家老爷子抑郁症?你骂谁呢?”
别笑,我见过……
除非老人的一些表现跟情绪异常太相关了,比如表情完全木然、极少对外界有反应,比如默默流泪,比如性情大变、动辄跳脚……否则他们的心理状态可能很难得到注意。
这时候,医生优先考虑的,是确诊或排除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相关的抑郁状态蛮常见的。
产生这个现状,跟这个人群广泛的情绪觉察与应对能力的缺失可能关系很大。
它和文化水平直接挂钩。通常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的中老年人,文化水平常常比较低,遇到事情(比如退休、重要的人或者动物丧身、财产损失、家庭关系不和 etc.)情绪波动不见得明显,生活还是如常过,身体却会出现一些和身体上的医学检查不相符的症状,服用一些针对焦虑、抑郁的药物,不适会逐渐改善。
它和年龄可能不那么显著挂钩。我也遇到过同龄人,并不具备情绪觉察能力,最擅长的就是压抑和回避情绪,如果尝试体验内心感受,只能感受到“一团混乱的不可名状的东西”。
这时候,就要插入硬广了:
@清流 的新书《如何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是一本手册式的读物,适合情绪觉察、情绪应对能力培养的入门。
如果你至今觉得,情绪是个坏东西,是阻碍你正常生活的捣蛋鬼,是要着力于剥除的一种东西,是你凭借一己之力无法承受的东西,那还是买来读一读吧。你的生活会变得不一样。
朋友们,要为成为新时代的老年人做好准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72

帖子

1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9
发表于 2022-1-6 18: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人的抑郁和焦虑,常常以身体不适的方式表现出来,很多时候,对这种身体不适,他们有自己的解释:

  • 我这个胃痛是老胃病了,吃了多少药也不见效。
  • 我颈椎有毛病,每天晚上都睡不踏实。
  • 心慌的呀……根本坐不住,我就赶紧去吃药。
  • 人老了都会关节痛,这里痛痛那里痛痛,这叫风湿,你们小年轻不懂的。
  • 感觉身上没有力气,我心脉太弱,补一补就好了。
去医院相应科室看吧,毕竟跟用了好多年的老机器似的,多少有些故障,一些医生就当作器质性问题来治了;儿女和老人家自己也会觉得“这么大年纪了,有点儿不舒服很正常”,不大会考虑到精神心理障碍这层去。就算医生想到了,提的时候可能也会比较谨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说我们家老爷子抑郁症?你骂谁呢?”
别笑,我见过……
除非老人的一些表现跟情绪异常太相关了,比如表情完全木然、极少对外界有反应,比如默默流泪,比如性情大变、动辄跳脚……否则他们的心理状态可能很难得到注意。
这时候,医生优先考虑的,是确诊或排除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相关的抑郁状态蛮常见的。
产生这个现状,跟这个人群广泛的情绪觉察与应对能力的缺失可能关系很大。
它和文化水平直接挂钩。通常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的中老年人,文化水平常常比较低,遇到事情(比如退休、重要的人或者动物丧身、财产损失、家庭关系不和 etc.)情绪波动不见得明显,生活还是如常过,身体却会出现一些和身体上的医学检查不相符的症状,服用一些针对焦虑、抑郁的药物,不适会逐渐改善。
它和年龄可能不那么显著挂钩。我也遇到过同龄人,并不具备情绪觉察能力,最擅长的就是压抑和回避情绪,如果尝试体验内心感受,只能感受到“一团混乱的不可名状的东西”。
这时候,就要插入硬广了: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75251b2a1356728b4e2b990ccee252d2" data-hash="75251b2a1356728b4e2b990ccee252d2" data-hovercard="p$b$75251b2a1356728b4e2b990ccee252d2">@清流 的新书《如何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是一本手册式的读物,适合情绪觉察、情绪应对能力培养的入门。
如果你至今觉得,情绪是个坏东西,是阻碍你正常生活的捣蛋鬼,是要着力于剥除的一种东西,是你凭借一己之力无法承受的东西,那还是买来读一读吧。你的生活会变得不一样。
朋友们,要为成为新时代的老年人做好准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79

帖子

16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7
发表于 2022-1-6 18: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省一下,在做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服务之前,我也很少觉察到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回想了一下每次电话家里祖辈的时候,相互问候的话语基本围绕「身体怎么样」、「睡觉怎么样」、「胃口怎么样」,然后在各种提高音量也不知对方听到几成的「咿咿呀呀」里,完成了一次「对话」。
我也没问他们的心理状况,他们也不会主动说自己心情怎么样。大家似乎都默认吃得好、睡得好、还认得小辈,能自己出门走动就足够了,心理健康这个话题基本就不在家庭讨论系统里出现。
这种「忽视」并不全然是「被忽视」,有很大一部分是「自我忽视」和外部环境的结合。从去年年中开始,我一直在做一个服务于有抑郁风险老人(比如有长期病痛、近期丧亲、搬迁离开原本社区)的社区艺术活动小组,打的是「创意书法/造字」的招牌,内核是心理教育+艺术治疗。在招参与者的时候,社工给我们提了很多实用小建议,比如取名字的时候,最好避开「抑郁症」甚至「心理健康介入/干预」,因为很多社区长者会不愿意参加这些名字的小组,怕参加之后被周围的人误会自己有心理疾病。这种「怕被误会」的背后,其实是公众,包括老人本身,对于精神健康的知识欠缺,对有精神健康需求的人有偏见导致的。
对于老人来说,他们面对的是双重偏见,一重是针对精神健康问题,就抑郁症来说(我们自己的project,paper还在写)最常见的刻板印象有「个人性格软弱」「家庭不幸」(很多老人不愿意求助是为了不想给家庭「抹黑」)、「靠自己能康复」另外一重则是针对「老」,关于老年,常见的刻板印象有「体弱」、「退化」、「没精神、整天都很困」等等。你会留意到其中的「没精神」是一些精神健康问题的表征之一,但当大家都把它归因于老化的正常现象之后,自然就不会求助了。
所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被忽视是很多成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中比较容易做出改变的是知识的提升,关于精神健康的正确知识传播度广了,老人自己、TA的家人朋友就能更好地察觉一些早期症状。就好像我们都知道自己感冒前期一些小症状一样,然后自己都可以做些早期干预。
知识的提升也能降低一些偏见,但不足够。柳叶刀2016年发表过一篇review[1],从8143份研究中筛出88份,总结看到大部分针对精神健康偏见的实证研究都是短期的,短期的用传播知识的方式减低偏见有效,但长期未知;并且在低收入国家的研究甚少。被review的88篇中间只有两份是在华人群体中做的,一个是看香港人对精神健康态度的转变,一个是在中国医学生中做积极干预之后态度的改变。
当然正取知识的传播、降低偏见、鼓励求助是一方面,这条线索的另外一边是合适的服务,感觉这是另外一个话题,需要从系统、政策方面考虑。
回归我们作为一个家人、朋友的身份可以做的,提升知识、有同理心,关注从尝试了解开始,不是从我们的角度,要更多从老人的角度去了解。「今天我不忙,有时间耐心听你慢慢讲」。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是为了打造一个未来我们想生活的社区和文化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77

帖子

1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0
发表于 2022-1-6 18: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里总有这样一群人,在各个科室轮流检查,症状很丰富,但反复检查都查不出任何问题,关于这个现象,有一个英文特别贴切,叫“doctor shopping ”最后,管床医生就请心理科(精神科)会诊。这些人以老年人为主。
我就是常年到各科会诊的那个精神科医生。我说过,我会诊的时候会专门把胸卡放在口袋里。
精神科医生去其它科室看病是怎样的体验?有一次,去心内科。
一个老奶奶,80多,年轻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一个人把四个儿子养大。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四个儿子也都很孝顺。(都是工人,不是文化程度很高的的那种)
但是老太太很多年吃不下睡不着。各个科室都查遍了,除了一些老年性改变,确实没什么问题。住循环科就是因为老太太主要的症状就是心里堵得慌。
然后,我去了,聊了一会儿(我是少有的真的会聊聊的那种医生,会诊比较慢,师姐他们经常说我磨叽)——很多时候,吃惯了苦的人,是不敢不吃苦的。孩子们给她买那些很贵的东西,她内心不是享受,是会不安的。
然后,她其中一个儿媳妇来了,问我是哪个科的会诊的(他们几个儿子之间是要交班的)。
那个儿媳妇就说,妈,你抑郁吗?你想吃啥我都给你做,你想去哪玩就让他们带你去!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老太太说大夫我不知道你是这个科的,不然我也不给你说这些。我没有抑郁……
好吧,仿佛老人抑郁了是全家人的耻辱,包括老太太自己,都觉得对不起儿子们似的。
<hr/>再说一个,神经内科,老太太。主要症状是头迷糊,很多年。当然也是怎么查都没问题的那种。
看到老太太的时候,我有点惊艳到了,气质也太好了,我仿佛见到了林徽因。
我问老太太,大姨,您读过很多书吗?
旁边一个大爷(真的就是那种最典型的农民大爷)就急了,说“没读那么多书还没这么多毛病”。
老太太是个千金小姐,但是某个特殊历史时期,这样的人“成分不好”,所以嫁给了一个农民。
下面的故事就很容易理解了。
想象一下林徽因和润土过了一辈子是怎样的情况?
<hr/>最后说一个,是60岁左右的同学的亲姨。
用同学的话来说,我姨要强了一辈子,不知道怎么这些年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也是查了几乎所有的科室,都没有问题,才想着来看我们科。
我看着这个阿姨,我说,大姨,你委屈吗?
大姨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止不住的哭了很久。
这个阿姨是典型的抑郁症,吃了半年药之后已经好差不多了。
大家都很尊重长辈,看着他们情绪不好,也都是想尽办法满足他们。结果,无论怎么做,都不开心。
<hr/>在中国,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不比年轻人少,但是他们的心理问题特别不明显,常常都是以各种躯体障碍形式出现,他们自己和家人也都不愿意承认他们心理有问题。
他们会认为,当年那么多的苦日子都过来了,现在这点困难算什么?
即使有人模模糊糊觉得自己抑郁了,也觉得“人定胜天”,一定要挺过去。(这是我一个患者跟我说的原话。)
最后我想说,心理问题是用排除法,尤其是很多年龄大的人,当他们身体各种难受的时候,一定要先做检查。只有检查确实没有器质性病变,才看心理科。
那些反复检查不是多余的。是帮助我们确诊的重要检查。
<h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79

帖子

1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9
发表于 2022-1-6 18: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不直接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但是对于这个有一点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写下来算是抛砖引玉了。我想说的很简单,哪怕子辈、孙辈再有心也不代表他们真的能真的观察到、实际理解老年人的想法和生活。
---
前段时间正好遇到一件事情,特别好地展现了我们为什么难以理解老年人。
我正好在电动车店遇到一个来调整车踏板的老人。老太太对车没有意见,唯一的问题就是觉得整个车太高,以至于停车时候脚踩着地不方便。问了一问,这车是老人儿子买的,也帮她试了车,但是依旧觉得车还是比较高。
其实旁观角度能看清楚,老人不高,哪怕儿子也不高也得比她高个十几公分。就是这点距离加上相对年轻身体灵活,所以没准她儿子帮她试车时候会觉得车不算高,甚至还有点儿弹性空间。
其实理解老人的心理状况,就像这位儿子的努力一样,很难。
---
哪怕现在智能手机已经传播开了,我们的父母也都在用,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用的好,更不要说高龄的老人。因此,尤其是高龄老人的生活范围其实极为有限。
我在博士的时候又一次帮忙其他实验室收集数据,其中一天就是专门对一群高龄老人收集他们对于公共设施的理解和使用。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精神和对于电子设备(毕竟研究都是在电脑上进行实验)的理解和可能的困难,他们实验室的几个人已经在自己能想到的范围内最大化的简化实验。但是,这些高龄老人们还有许多实际困难。
虽然他们能理解实验要做什么,但是反而在一些实验设计期完全想不到的地方搞不明白。比如很多老人不会按键做出反应,会把手死死压在反应器(就是改造后的小键盘)上。他们不知道要抬起手来,也或者说抬起手这个操作太难。
哪怕是专业的人员,在没有真的和老人足够接触后其实难以真的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
---
很多人老人的生活,可不是我们现在生活的线性变换。在退休前后,其实人的认知能力没有显著差距,但是由于退休造成了思维的挑战下降,而社交关系的缺乏都会造成老人的认知能力下滑加速。很多老人也有慢性病,长期的病痛和煎熬其实我们完全不能理解。比如一些老人有糖尿病,其实本身可控,但是每天注射的需求会让他们的生活半径逐渐变小,社交和个人都会逐渐不活跃。这一点除非你去观察和体验,否则其实很难理解。这些影响,都会最后在生理和心理上双重影响到老人们。
更不要说丧偶、经济困难、亲友离世等等。还有阿尔茨海默等等退行性疾病。
所以说,我们单纯的想,简单的孝心其实不足以真的帮助我们理解老人。而老人也可能没法直接地表达甚至发觉自己的问题。
一个好办法,就是真的贴近他们的生活,跟着过个几天。从坐公交买菜到问诊拿药,这才能让我们这的观察到他们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也才能更多地理解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67

帖子

1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4
发表于 2022-1-6 18: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其实不仅是老年人,中国人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都不大,无论儿童,妇女,成年人还是老人,这一点你从日常的体检项目就可以看出来,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日常体检包括心理健康的检查。
中国人,其实非常缺乏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怀和研究,只是在这之中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怀更加缺乏,以至于人们觉得只有老年人被忽视。
回到话题,
第一,心理健康被忽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心理疾病的隐蔽性。
隐蔽性首先表现在病因的隐蔽,人们为什么会患心理疾病以及什么导致了心理疾病?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答案,它不像寻常疾病,感染了某病毒一定会导致什么症状。由于人和人的差异,抗压性的不同以及生长环境的不同,患病的来源也不同,可能是因为某方面的压力,可能是某些经历,也可能是自己“想不开。”
隐蔽性的另一处表现在病症的隐蔽。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心理安全问题的检测都非常困难,而且不准确,也就是说,当前我们没有足够的技术手段能够及时、精确的检查和治疗心理疾病,更多的是从物理层面对于肉体的治疗,心理层面难以干涉,治疗周期长效果差。
首先,医学上想要判断人体的某方面是否有毛病就必须有所谓的“健康标准”,例如某激素的浓度,血压指数等等。但是心理疾病的病因是非物理性的,难以用常规数据量化和建立标准,目前仅仅是通过简单的物理层面(问卷和部分脑部扫描)来检测,换句话说,医生们很难确认你是否有病。
其次,心理疾病缺乏明显的外在特征,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患心理疾病?发烧?头疼?如果连自己都无法感应到身体的问题,那其他人就更难知道了,更何况这其中常常会有自己的错觉。
第二,心理疾病被忽视的原因源自于文化的特殊性。
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中国人普遍忽视心理健康?这其实是我们文化导致的。
首先,中国文化自古就有“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说法,我们的祖祖辈辈也一直强调“勤劳,勇敢,善良”等美德,也形成了中国人谦虚、吃苦耐劳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发生了心理疾病,人们就会下意识的认为那个人“脆弱”,一不小心就演变为歧视,病人本身也会因此自卑。
所以,中国人喜欢默默忍受,也就是憋在心里,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美德——如果这都受不了,是不是太菜了?中国人强大的心理上限使得大家都觉得自己不会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害怕自己被检测出心理问题,所以大家都不爱去检查,导致国内的心理健康研究发展停滞,久而久之,形成了心理疾病越来越被忽视的风气。
另外,很多人分不清“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区别,常常混淆,认为心理疾病就是精神病,其实不然。
心理疾病和精神病的主要区别,在自知力、行为能力、病情状况等方面,具体情况如下:
1、自知力:心理疾病的患者一般都有自知力,而精神病的患者则没有自知力,也就是没有办法认识到自己已经患了精神病,否认自己有病,拒绝治疗、住院等;
2、行为能力:心理疾病一般有,而精神病尤其是正在发作的精神病病人则没有,他们没有办法判断自己的行为,无法预测行为的后果,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那就有可能会出现冲动、伤人、外跑之类的行为;
3、病情状况:心理疾病一般情况下可能相对较轻,而精神病可能相对较重,因为心理疾病大部分是一些神经症或适应性疾病,常见的是焦虑症、强迫症,而精神病主要多见于一些重性的精神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等。
简单来说,精神疾病更加严重,并且很可能是物理层面的疾病,例如脑部异常。
人们对于二者的混淆导致了中国人更加的谈心理疾病色变。
最后说一点扣题的话,心理疾病在中国的现状已经如此惨淡,作为弱势群体的老人们则是“弱中加弱”,一来他们缺少外界关注,他们本身也因为脱节的原因,习惯了被忽视,不会自己表达。
二来相比于年轻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其实反而更好,可以被理解为见多识广,活得久了,啥没见识过,所以心理承受力强大,同时老人们也不太会面临太多年轻人面临的压力等等,所以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反倒是精神方面容易出问题,但这是因为身体机能的衰退,而不是心理疾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5

帖子

13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6
发表于 2022-1-6 18: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综艺节目《奇遇人生》里,有一期是毛不易探访疗养院,为疗养院的老人们再唱《消愁》,结果引起老人们的合唱。
看着屏幕里一张张布满褶皱的脸,一双双因为衰老而混沌的眼睛,在轻慢摇曳的音乐曲调中慢慢舒展、点亮,那一瞬间,心里就被填满了善意。




无能为力,洪水猛兽。
毛不易说的这8个字道出了赤裸裸的现实,衰老、重疾、死别,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当事实发生,内心从不断质疑到悲伤挣扎,到最后静静的绝望接受。
但是希望,往往在灰烬中重燃才显得弥足珍贵,音乐让我们再次看到了曙光,在开始的一幕,在给患有失智症的老人伴琴时,老人发出了让人手足无措的“灵魂唱腔版”《小城故事》。




林伯是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他本来是家中身体最好的人,没人想到他会患上失智症,所以他也一直把疾病当作是自己的敌人,情绪化地与失智抗争。
后来,他开始接受专业音乐治疗师的帮助,每晚会和治疗师进行一小时的歌唱训练,在旋律和陪伴中被慰藉与安抚。慢慢地,林伯开始正视自己的病症,积极地参与其他康复练习,每晚的歌唱时间也成了他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
音乐治疗的治愈方式与医院冰冷冷的器械治疗不同。同样是治疗,音乐治疗师拿的不是体温计、牙钳和听诊器,而是吉他、手风琴、非洲鼓等各类乐器。音乐,是他们用治疗来访者的「药」。
那些深夜里不堪忍受的痛苦和绝望,无法宣之于口的秘密,都可以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流淌进人的心里。



音乐治疗的是如何疗愈内心的?


一般来说,音乐治疗有四种治疗方法:


  • 接受式疗法
来访者聆听音乐,并以口头或其他方式(例如艺术,舞蹈)回应体验。如来访者有言语障碍或倾向于通过听觉采取被动治疗方式,接受式疗法可能是最合适的选择。


  • 再创造式疗法
鼓励来访者表演或跟唱预先选定的歌曲,以达到治疗目标。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人群,包括发育迟缓的儿童、患有后天性脑损伤的儿童或患有痴呆症的老年人。


  • 即兴创作式疗法
使用简单的乐器或拍手进行自主音乐制作。通过音乐促进表达和交流、增强判断力、发展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此类干预适用于有语言障碍的人群或对直接表达感到不自在的人群。


  • 作曲式疗法
治疗师协助来访者创作自己的音乐或歌词的过程。作品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经历、外化思想或情感、培养一种表达新的方式、培养创造力。



通过所有这些练习,治疗师和来访者可以一起探索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并且不需要来访者具有任何音乐技能;音乐治疗并不专注于技术技能本身,而是将音乐用作反思和交流的工具。
过去20余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证明:音乐治疗可以改善情绪、缓解压力,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阿尔兹海默症、痴呆症等障碍也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同时,音乐治疗可以增强抗抑郁药的效果,对失眠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或许你还想看:
除了抑郁症,还有哪些精神疾病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常见?
家属在陪伴抑郁等精神障碍患者的过程中,该如何调节心态?
感觉自己脾气越来越暴躁,如何控制?
人的最后终是死,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hr/>学心理咨询,来简单心理Uni 。汇聚海内外名师,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咨询学习者,提供音频、视频、直播、长程训练项目等多种培训课程,专业针对性强,体系化程度高。目前已有30万+人参与学习。
这里有100+门课程等你来开启哟,课程学习戳 → @简单心理Uni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68

帖子

1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0
发表于 2022-1-6 18: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被忽视,就像这个问题在“吾辈问答”中被忽视一样。
本质上,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不是年轻人的话题。
1.“慕青”的社会风气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社会文化都有着强烈的“慕青”倾向,我国也不例外。伴随着飞速发展的科技,年轻人在社会文化层面的优势相比于老年文化是一种压倒性的姿态。年轻文化的兴起在市场经济的催化下发展的更加蓬勃,并疯狂的蚕食老年文化的占比。
如此一来,大量年轻文化相关信息的涌入极大程度的引导着我们的日常注意力的方向,导致对老年人相关问题的忽视。
同时,在当前社会文化的背景下,老年人在占据主流的信息技术,短视频,网络,游戏,电子产品等相关技术和平台的了解水平完全不足,导致老年群体在当前社会拥有高关注度的主流领话语权过低,进而导致忽视严重。


2. 死亡焦虑

顾名思义,死亡焦虑就是对于死亡的焦虑与恐惧。
对于老年群体来说,死亡焦虑可以说得上是最普遍的心理影响因子,然而人们对死亡焦虑的重视程度受同理能力的高度局限。
人们经常会谈论起死亡,但绝大多数青壮年群体并没有到不得不面对死亡的境地。死亡焦虑除了绝症患者群体之外,只有在老年群体中最为常见。
焦虑情绪会引发一系列的相关心理障碍,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疑病症
疑病症(Hypochondria)又称疑病性神经症,常见于45岁以上的女性群体,指将心理痛苦躯体化,在生理层面感受到病痛,但生理指标一切正常。
疑病症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死亡焦虑在青壮年群体中的低影响力,很多相关的心理障碍都容易被大众忽视。


3. 老年群体的低心理健康意识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老年群体更多的信奉经验主义,导致其在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误解颇多。同时由于年龄导致的学习能力下降进一步削弱了老年群体对新知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同时,老年群体中更强的集体主义意识会加强老年群体认知内经验主义的权威性,从而使老年群体面对新知显得更加“固执”。
另一方面,受限于客观因素的影响,老年群体的受教育水平更低,其对于信息的甄别与筛选能力更弱,对于科学角度的心理健康认知不足。
那我们要如何帮助他们呢?


4. 如何在心理健康上帮助老年群体

对于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点可以帮得上忙
a. 帮助老人寻找自我身份。

在发展心理学中,人的自我身份是会随时间不断完善的,并在中年趋于稳定。然而老人退休后失去工作,社会身份改变,家庭身份改变,加之身边亲友的过世,都会渐渐剥夺老人的自我身份。从而使老人觉得自己对家庭与社会的能力与意义产生迷失。进而诱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且会加强死亡焦虑的程度。
在这一层面,我们可以帮助老人寻找其晚年的自我身份,在家庭或社会上让老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和存在作用,从而避免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b. 专业的老年服务机构。

我们可以通过专业的老年服务机构,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具针对性且符合老年生活与思维习惯的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交,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c. 正确的家人陪伴

在与老人相处时,不要只是时间与空间上的陪伴,而是要在陪伴过程中让老人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可以多向老人请教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即使他们的建议作用并不大。
作为被时代所“抛弃”的群体,对老年人想法的认可能重新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5. 总结

随着当前老龄化的趋势,老年相关产业的发展会日趋成熟,且未来老年人口整体素质和受教育水平会得到提升,长远来看,老年人心理健康被忽视的问题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由于代沟的隔阂,老年群体及其文化被忽视的现象还是会长久存在,这也是人类社会所共同面对的问题。
<hr/>或许你对以下回答也感兴趣:

压垮抑郁症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会是什么? - 知乎 (zhihu.com)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 - 知乎 (zhihu.com)
家里有老年人,你可能根本没注意到!转给自己身边的年轻人 - 知乎 (zhihu.co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1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6
发表于 2022-1-6 18: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疫情对老人心理健康有什么影响?

国内一项对疫情初期社区空巢老人的研究[1]显示,新冠疫情初期社区空巢老年人的焦虑或抑郁水平均明显高于国内正常人群的常模水平,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显著下降
在性别影响因素中,结果显示女性空巢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相比男性更糟糕,其原因可能是女性和男性在社会经济状况、大脑对压力的激活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倾向于使用压力内化的应对方式。[2]
研究结果还显示老人受教育程度低、年龄大、经济状况差、独居是加重心理应激反应程度的危险因素,这与其他类似研究的结果相似。[3]
国内另一项调查也有类似的发现,[4]参与调研的368名老人中,焦虑发生率为33.2%,抑郁发生率为29.7%。低风险地区全封闭管理的护理院老人抑郁和焦虑发生率显著升高,女性、具有多种慢性疾病史、家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以及与家人沟通频率低会显著增加抑郁与焦虑的风险
要点:
老人的心理健康在疫情中受到的影响比常规人群更大,主要体现在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发生率上。女性、受教育程度低、年龄大、经济状况差、独居、和家人沟通频率低、具有多种慢性疾病史,会显著增加抑郁和焦虑的风险。


互联网对老人心理健康有什么影响?

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9.4亿,60岁及以上用户占比10.3%。[5]




图源以上引用

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34.9%,到那个时候,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6]
Nie 和Erbring[7]认为,互联网减少了与社会其他成员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导致孤立感的出现,不利于情感的表达和社会关系的维持。Kraut 等人使用来自73个家庭的169名参与者的实验数据[8]发现,随着互联网使用的增加,老人与家人的交流减少,孤独和抑郁的程度增加。随着老年人的社交圈因体力下降等因素不断缩小,互联网的使用会显着增加他们的孤独感。
我国老人在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比起30年前已经减少了很多。而网络的使用,进一步减少了他们表达情感的机会。同时,当现实生活中无法有效缓解孤独感时,老人又可能会网络上瘾,然后再回到现实,巨大的空虚和失落会进一步危害他们的心理健康。
说中国老人是数字难民有点过分,但对他们来说,互联网确实是一个充满诱惑和陷阱的地方。而且网络上的健康领域的负面内容正在严重误导中国老人们,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今年7月发表了一篇国内的研究文章,[9] 这篇文章对网络是否改善了中国老人的健康进行了研究,以帮助实现积极老龄化的目标和“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这项研究用2014年和2016年的CLASS数据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得出了以下结果:
总体而言,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特别是增加患抑郁症的倾向。为了减少内源性问题的影响,在增加样本、改变方法和改变样本的稳健性分析后,该结论仍然成立。





图源以上引用



要点:
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亲子共同居住可以改善老人的心理健康吗?

国内一项基于CLHLS(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 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数据进行的大型研究,采用了Maddala的处理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亲子居住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10]
该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总体上,亲子共同居住显著改善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日常活动能力、生活来源是否够用、与当地其他人相比生活水平等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都存在显著的影响;
儿子数目对老年人的正向心理健康和负向心理健康都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但拥有女儿数目越多的老年人其正向心理健康显著较高;而且,儿子数目越多的老年人,其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概率显著下降。这些对传统的“儿子偏好”和“多子多福”的观念都构成挑战。
要点:
亲子共同居住对老人心理健康有好处,但女儿多的老人心理更健康。


决定老人心理健康还有哪些因素?

一项对成都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11]显示50.3%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个结果高于采用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工具的同类研究结果。[12]另外有文献报告,大脑功能退化和离退休前后生活的急剧变化,可使85%的老年人间断性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3]
有研究[14]得出结论,机构养老虽然能为老年人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照料,但老人被迫离开亲人,亲情纽带连接减弱,天伦之乐匮乏,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15]
有研究[16][17]显示,高年龄段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低年龄段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躯体疾病相对增多,增加了老人的心理负担。
上述成都的研究[1]显示,文化程度低的老人心理健康程度更低,他们缺乏良好的文化教育,在面对各种生活问题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则有良好的应对能力,从而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有研究[18]显示,脑力劳动者较体力劳动者更容易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他们可通过读书、学习、上网等更多途径获得有关心理健康的信息和资源。因此,应将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职业的老年人作为心理健康的重点干预对象。
有研究[19]得出结论,经济收入高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更好,他们所获得的客观社会支持比收入低的老年人多,拥有较多的自主性和较高的家庭地位,与子女关系比较融洽,精神状态较好,有条件获得更多的心理健康资源和信息。
此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老年心理健康基金会(http://gmhfonline.org)的说法,老年人的心理疾病有如下危险因素:

  • 酒精或药物滥用
  • 痴呆症引起的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
  • 生病或失去亲人
  • 长期疾病(例如癌症或心脏病)
  • 慢性疼痛
  • 药物作用
  • 身体残疾或行动不便
  • 影响情绪、记忆和思维的躯体疾病
  • 不良饮食或营养不良
要点:

  • 机构养老导致老人心理健康程度下降;
  • 高年龄段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低年龄段老年人,主要是因为身体更差了;
  • 文化程度低的老人心理健康程度更低;
  • 脑力劳动者较体力劳动者更容易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经济收入高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更好。
  • 注意导致老人心理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


如何对家中的老人进行心理健康评估?

老人的心理问题更有可能以躯体症状的形式出现,所以,诊断和治疗老人精神疾病确实有很大困难。
而且很多老人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
所以,作为子女或家属,我们可以对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定期评估,发现异常赶紧带老人看病诊断。
建议对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评估:[20]

  • 生活事宜的自理能力,例如穿衣、做饭或使用手机等。
  • 安全能力,包括财务安全和驾驶能力等。
  • 身体健康,包括疼痛等任何不适症状、食欲不振或因躯体疾病住院。
  • 情绪和大脑健康,例如出现绝望感、对过去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或变得孤立等。
  • 药物安全,包括拒绝药物治疗,或出现药物的副作用和相关症状。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老人心理疾病的10个症状。这些症状是笼统讲的,符合其中一部分症状代表着需要进行评估,而如果符合大部分症状,建议立即带老人去进行诊断。
老人精神疾病的10个典型症状:[21]

  • 形象或着装出现巨大变化,或做家务方面出现问题。
  • 思维混乱、找不到方向,或出现其他与注意力和决策有关的问题。
  • 食欲急遽减少或增加;体重变化。
  • 持续两周以上的抑郁情绪。
  • 无价值感、不合理的内疚感、无助感;出现自杀的念头。
  • 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的或短期的记忆问题。
  • 无法用其他方式解释的身体问题:疼痛、便秘等。
  • 社交退缩,或对以前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
  • 处理财务或计算时遇到问题。
  • 不明原因的疲劳、精力不济或睡眠改变。


如何帮助老人恢复心理健康?[22]


  • 为老人整理制作一份医疗档案,档案里面写清楚姓名、出生日期、当下服用的所有药物、所有维生素、补剂和其他草药(包括剂量)。列出医院、医生的挂号信息、联系信息和正在治疗的一切情况。在治疗及开药后随时更新这个档案。这份档案在诊断时可以带上,这对医生有很大的帮助。
  • 可以和老人讨论对药物的依从性、服药中的问题、药物副作用等,并把讨论内容写下来,为求医就诊做好准备,并能让老人更轻松地和医生交流。
  • 主动提出陪老人去就医,在就医过程中,需要做详细的笔记。
  • 如果医生提供新药,可以和医生讨论药物的效果、每种选择的风险、益处和副作用,以及每种选择的成本。服用有些药物可能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例如戒酒或避免吃一些东西,所以一定要问清楚。
  • 帮老人了解如何停药,有些药物(特别是精神类药物)不能贸然停止服用,必须在医生监督下慢慢减量。
  • 随时为老人记录下所有躯体不适的情况。这份文档在看病的时候作用很大,而且也有利于对老人健康问题的管理和回溯。
  • 鼓励老人寻找适当的社会支持,比如出去和老同学聚会、参加骑行队等。
  • 督促和陪伴老人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
  • 密切关注老人的整体情绪情况,如果出现严重的药物副作用或情绪变化,例如自杀念头、躁狂症或幻觉,请立即采取行动。具体内容参考“如何对家中的老人进行心理健康评估?”部分。
  • 最后,陪伴是对父母心理健康的最大帮助。

<hr/>这里是24小时心理免费自助便利店,我是店长芊芊。
我这里有一系列免费的心理自助方案,这些方案既简单又专业,很方便大家自助操作。
这些心理自助方案,是我整合了最前沿心理学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当下最普遍、最严重、最现实的实际心理问题开发出来的。
祝你们身心健康!

蓝心理<hr/>免责声明:
本文参考和引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文医学部分论点论据皆为引用。本文内容仅为科普知识和个人理解,不能作为任何医学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亦不可代替医生的治疗诊断和建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62

帖子

13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1
发表于 2022-1-6 18: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