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养得很“有用”,是亲子关系里最大的悲哀

[复制链接]

15

主题

73

帖子

1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4
发表于 2023-11-9 22: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两天刷短视频时,突然听到这么两句话:


“我觉得我们这代人没有接受过爱的教育。”
“我们接受到的是‘条件教育’‘买卖教育’‘交换教育’。”


不知道大家对这两句话什么感受,我反正觉得自己被击中了。


















说这话的博主,自我介绍写着“老编辑”,平常的视频也是给大家推荐书籍。


她说她意识到这一点,是源于最近的一次心理咨询。


她发现自己没办法和任何人建立信任关系,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持悲观态度,认为一切都是浮于表面的。


心理咨询师又问她如何看待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亲密关系。


博主只给出了四五十分的评价,因为她认为自己所拥有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不论是亲情还是友情爱情。







她随即举例说,自己前段时间在去杭州的高铁上,遇见了一对祖孙。


孩子吵闹了一路,老人忍无可忍,于是说:“你要是再这样,我就不带你去杭州了!”


孩子安静下来,但没过一会儿就问老人:“那我们现在可以去杭州了吗?”


可能老人是怕孩子又闹起来,就说“不去了”。


如此反复几回,孩子开始大哭,哭一阵停一阵,中间还不停地对老人说:“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博主觉得无法理解:“明明你们此时此刻就在去杭州的高铁上!”


在她看来,“去杭州”已经是一个既定事实,无论孩子表现好坏都会完成的一件事,父母长辈却依旧要把它变成一种威胁奏效以后的条件交换


而这种条件交换,实在太常见于我们的长大历程了:


“期末拿不到双百,暑假就别想去奶奶家了!”
“一会儿家里来客人,你听话点儿我就给你买玩具车!”
“你再这么闹下去,周末就别想看电视了!”


或许最后父母和孩子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这个逻辑链条给孩子的暗示就是:


达成条件才能获得那些TA本来就有权利获得的东西,以及,要达成条件才能被爱。


博主就是在这种家庭环境里长大的:


“你要是再丢东西我打死你!”
“你这个成绩让我在单位里抬不起头!”
“你这个样子,我拍下来发在网上曝光你!”


过去这么久依旧历历在目,足可见威胁和恐惧会给孩子带来多么大的后遗症。


但博主说,这还不是让她再也没办法信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因。







博主读大学时,积攒的情绪问题井喷式爆发,迫不得已退学回老家,结果父母要求她出门时戴头纱,原因是怕被同事邻居看到,推测出女儿退学,而这会让他们“再也不能抬起头做人”。


后来博主的情绪问题发展到频繁产生自杀念头,父母再次接她回家休养,虽然不愁衣食住行,但爸爸却每天对女儿说:“你怎么不死呢?”“你怎么不跳楼呢?”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做自媒体做得颇有成色的她,已经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于是父母挂在嘴边上的话就变成了:“身体是最重要的!”“少一些工作吧,多去休息休息!”


并且对自己曾经过激的教育行为表示了后悔——这都是博主以前从来没听过的话。


心理咨询师问这种转变给博主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博主说:“我以前只是怀疑爱是有条件的,现在我确凿地相信了。”


工作发展得越来越好,赚的钱也越来越多,这些外在的东西帮助她赢得了家里的尊重,表达看法和建议时也能被接受和采纳了。







但博主不觉得开心:


“没有了工作,没有了钱,没有一切外在条件的情况下,有人爱我吗?”
“我这个‘人’,有人喜欢吗?”
“没有啊。”







这也是我们说“有条件的爱”不是爱的原因。


在这种更像“投资”的模式里,父母往往会以结果为导向,忽略孩子的需求和意愿。


高期待往往也伴随着高控制欲,他们不允许孩子行差踏错一步,如果说这是一场投资,那也是一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投资。


他们一边在外人面前塑造自己“投资成功”“作品完美”,一边对内又要疯狂否定、打击孩子。















父母之所以会对孩子进行“投资型教育”,往往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担忧尚未到来的未来。


对于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担心孩子无法给自己养老,甚至TA可能无法养活自己,需要啃老。同时还会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带领整个家庭实现阶层跃迁,这本质都是生存焦虑、阶层焦虑。


屈服于社会对“好父母”的评判标准。


这种评判标准往往是粗糙浅薄的,“舍得给孩子报多少钱的课外班”“能连续多久盯着孩子学习”“有没有监督孩子严格执行时间表”……


简单粗暴的条条框框,在“引导”我们把养育孩子这件事程序化、机械化,付出一些不用动脑思考的“辛苦”和“努力”,就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好父母”标签,反而忽略了教育孩子的本质与核心,忽略了对孩子心灵与人格的培养。


更重要的是,一些父母会需要在孩子身上“活出自我”。


一方面,他们认为养育小孩是一次“自我修正”的机会,自己长大时的遗憾与执念现在可以统统交由孩子,寄希望于孩子替自己实现;


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与孩子共享胜利的果实,却不必品尝失败的痛苦——“是孩子自己不争气”——左右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说了这么多,那“无条件的爱”是什么样子?我们又该如何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分享《同窗》一书的两位作者,妈妈林桂枝和女儿杨京京。


母女俩以对话形式共同完成了这本书,在书里聊自己读过的书,并从书里的内容延伸到自我认知、金钱观、两性关系、生死观等几乎囊括了我们生命的全部基本命题。


有人形容她们是“传说中的亲子关系”“普通人不敢奢望的美好的母女关系”,该怎么拥有这样的关系呢?


不通过别人来实现自己。


总有歌曲情深款款地唱道“你点亮了我的生命”“是你让我完整”,妈妈林桂枝却说“很扯”,她认为我们应当自己点亮自己的生命,然后大家互相照亮彼此的生命:


“如果你真的关心或者爱一个人,你不要抓住他。”
“如果你爱这个人,就爱这个人好了,别希望从他身上得到一些东西来确认你自己。”


但林桂枝也不是一开始就懂得这个道理的,快节奏、高标准的职场生活让她习惯了紧盯项目、敦促员工,在成为妈妈的初期,她也是这样对待女儿京京的。


但幸好,她愿意和孩子坦诚平等地交流


母女俩都会把心里最深处的东西讲出来,不遮掩也没有谎言,反而帮助两个人理解彼此,从而站到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


《同窗》一书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尽管全书都是母女俩的对话,却没有丝毫说教意味和唠叨,也没有一方非要说服另一方的执念。


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事,孩子要学习表达,父母要学习倾听。


所以,父母不抗拒个人长大,也很重要。


无论是坚持读书和写作,还是保持与年轻人的对话,林桂枝从不抗拒新鲜事物,不固守自己的认知,甚至抓住机会就给自己“迭代升级”。


林桂枝说:“不仅(女儿)在长大,我也在长大,我觉得长大是一生(的事)。”


林桂枝也不相信“孝道”这件事,她也不觉得父母和儿女之间有“恩情”一说:


“小孩没有被征求同意就来到这个世界,生这个小孩的人是有责任把他养大的。”
“你捡一条狗你都要把它养大,因为它是一个生命。”
“你把孩子养大之后,对他要有无条件的爱。”


女儿京京觉得妈妈很可惜,被家庭耽误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只能在职场上辛苦打拼。


林桂枝在旁边说:“也不是很辛苦,我觉得(这个行业的)钱其实很好挣。”


女儿又说:“钱很好挣,可是没有办法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林桂枝很坦然:“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很难的。”


你看,一方面父母平常心看待自己的付出,不用情感绑架孩子,不为了要求儿女回报就着重渲染、刻意夸大,而另一方面,孩子也会因为爱而看见父母的辛劳,体谅父母。


爱不是要出来的,是父母子女间自然流淌出来的。


你说呢?







附上林桂枝老师推荐的亲子书单



《好心眼巨人》《不一样的卡梅拉手绘本》《古趣集》《忙忙碌碌镇》《神奇树屋系列》《一天中的飞机场》《故事新编》《中国民间故事连环画》《幽默小品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