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之痛(琴笔箫心原创)

[复制链接]

16

主题

62

帖子

14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3
发表于 2024-2-28 19: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琴笔箫心
        作为独女的父亲,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每天都处在跟孩子的斗智斗勇中,到了小学,才发现孩子大了,辩论的能力也提高了。每次力图教育说服孩子时,孩子反驳时所表现出的逻辑性和“斗争精神”经常让我“五体投地”,感觉作为父亲再不调整再下一步就该“抱头鼠窜”了。想用更强的暴力来使孩子屈从,但孩子当时也许屈从,不久后孩子爆发的频率也提高了,反抗也愈加激烈,而且父母对孩子爆发所带来的内疚感会长时间挥之不去,孩子事后也总拿这当小辨子,说对她施加暴力了,这时理屈词穷,往往还得给孩子道歉,反而陷入被动。
       焦灼之后,痛定思痛,感觉暴力只能收获暴力,愤怒又引发对抗的愤怒。孩子像镜子,把父母的行为模式又转移回父母身上。决定弃绝这种方式。但心想弃绝,但不自觉地在有些时候又失去了耐心,虽不至于殴打孩子,但呵斥孩子总避免不了。
         威逼不好使,试试利诱吧。贴纸、奥特曼卡片、小玩偶一一试过,短时间也有收获,孩子为了获得某个利益而屈从,但这样做,是不是又会让孩子为了小恩小惠而行动,变得目光短浅呢?感觉也不是长久之计。
        而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产生的几个基础性原因
(一)原生家庭的影响
       因为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我们潜移默化就已经习得了一种比较固化的教育方式。这种烙印深深地值入了潜意识之中,不自觉地就会爆发出来。原生家庭中因为父母教育的不一致,往往混合着溺爱与粗暴,疏离与干预,当从子女的身份转换成父母的身份时,不自觉地把原生家庭的教育理念引入了对下一代的教育之中。这种引入其实倒未必是有意的,可能有时是有意地想吸取教训,弥补原生家庭的不足,但问题是因为原生家庭的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潜意识的习惯,不由自主地还是会把原生家庭中的一些习惯引入进来。
(二)自身职场生活的压力不顺折射到孩子身上
       职场人都会有重重压力,总有卸不下的思想包袱,总或多或多地会有一些负面情绪,如抑郁焦虑烦懑等。在家庭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会把这类压力向孩子宣泄。有时不一定向孩子,也可能向自己的配偶宣泄,间接传达到孩子处。或者说,家长压抑这些并未主动宣泄,但孩子通过家长的各种表情、姿态,语言等,能够感受到这些负面情绪,从而失去安全感,同样也产生了不利的心理影响。
(三)“爱之深则责之切”的心理动因
       因为爱而决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更优秀的人,用各种名人成功者的模板榜样来往自己孩子身上套,希望孩子树立目标,少走弯路。当孩子对此表示质疑或者因种种原因没达到这种要求时,家长会强迫式地要求孩子,同时产生无奈、痛苦等负面情绪,会把压力向孩子宣泄。暴力行为由此发生。
二、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对未知的恐惧
       对未知的恐惧是人的本能。这种本能并不因为信息多、经验丰富而消失,有时反而因为经验多了,了解得信息多了,而加重恐惧。比如说,如果一个家长天天看新闻说这里出事故那里出意外,其实现实中可能是低概率事件,但是经过主观心理的”放大镜“效应,会加重这种恐惧。怕孩子被拐卖,就不敢让孩子离开自己太远,不让孩子跟人打交道;怕孩子出事故,不敢让孩子尝试一些新的事物。安全感是人保护自己的本能,无可厚非,可以帮助人避祸,但如果恐惧感太强了,会使人束手束脚,失去很多尝试和提高的机会。
       如果读了万卷书,不能行万里路,视野永远是狭窄的,因为新闻不是生活,别人讲述的角度也不是自己的角度,别人的经历,无论成败,也不一定就会成为自己的借鉴。经验帮助人少走弯路的同时,也束缚着人的创造力和动力。而孩子,恰恰是最具创造力,也最需要前进动力的。
       父母本身缺乏安全感,又面对无法预测到的未知前景,对自身健康的担忧,对家庭前景的忧惧,对孩子学习不好的可能结合如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的恐惧,深深地困扰着父母们,而且这种恐惧无法预测,也找不到合适的排遣之道,所以这种恐惧感转化成各种负面情绪,进阶为暴力行为。不但会把不安全感传递给孩子,也会使孩子养成负面暴力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父母会对孩子形成”过高“的要求,这里的”过高“其实未必超出正常的经验和理性,但是对自己的孩子当时所处的阶段来说,可能是”过高“的。这种想培养出”比目前更完美“孩子的憧憬和要求,不断鼓励着父母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处在内卷的环境之下,家长有意无意地去跟周围的家长孩子去进行比较,在比较过程中,无形中忽视了其他孩子的缺点,而只看到其他孩子比自己孩子强的地方。所以家长会更急切、更失望、更迷茫,更迫切地想去”鸡娃“,又引发了更大的内卷。无论这种与他人的比较带来什么,当然不全是负面的,但一定不会带来快乐的。而享受不到快乐的家长,也没法培养出快乐的孩子,所以抑郁和一些暴力情绪又在孩子身上生根成长,继续在更下一代传承下去。
        在非理性、主观的相互比较中,家长和孩子都会逐渐失去自信,而自信是乐观之母。孩子不自信可能表现出畏缩,也可能为了克服畏缩而表现出反叛和倔强。所以说反叛并没有错,只是反判得太激烈了也会引发严重后果,比如以死相逼等。当孩子通过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自己敏感的自尊时,也就没有回头的路了。所以如何在此之前有效干预,这是无数家长和教育者的痛点。
三、学霸家长的教育经
       贯穿历史长河,横跨地球各国,家长们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 该如何教育孩子,该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此问题亘古不灭,类似的资料汗牛充栋,穷尽一生也思考不尽。但我想孩子的榜样应当也天然就是父母,父母起着最大最深远的作用。
       笔者跟同事中的两位高一学霸父母深入交流了一下,发现他们的孩子都没有参加补习班,爸爸也都反对报课补习。其中一个学者爸爸孩子是双胞胎,在谈他的教育理念时说到“无为而治、潜移默化”的观点,提出他的态度是”三不问“”三不管“。”三不问“第一是不问听课懂不懂;第二是不问孩子作业完成情况;三是不问考试成绩。”三不管“一是不管学习,让他自学。二是不管孩子娱乐,手机,电视等不限制干预。三是不管孩子学习计划,安排,让孩子自行规划。
        我听了有些不可思议,就想是不是这父亲不管,但是孩子母亲管了,一问确实孩子母亲陪伴孩子更多,母亲一方一直是在努力细致地管理的。但目前很遗憾没有机会访问两位孩子的母亲,但在跟两位父亲交流中发表现,在教育路径和主要原则性的问题上,这些学霸父母双方意见都是比较一致的,至少能做到互相尊重,以理性为主导解决问题。
       在沟通中,我感到以下几点可以借鉴:
(一)家长勤奋,以身作则
      学者父亲每天回家,都是在看书学习研究和写作之中。儿子受到影响 ,也爱看书写字,看历史书,查古典资料都信手拈来。
      这也说明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核心影响力还是在家长身上。家长如果在家里喜欢说人长短事非,孩子会听到,家长如果喜欢天天刷手机短视频,看肥皂剧,孩子也会喜欢看这些。家长如果是天天在家捧书看,练书法,研究学问,孩子也会喜欢看书识字。
(二)鼓励孩子而不批评
      学者父亲把女儿6岁时画的画挂在书房,而不挂一些名人大师的作品,而且有客人来家时, 都会夸赞这孩子的作品,女儿画画动力很强,现在考入清华美院附中,将来也立志从事设计工作,前景可期。
     鼓励孩子产生正向的心理动能,对孩子树立自信有莫大好处。
(三)因材施教,找准孩子定位
       学者父亲对两个双胞胎孩子采取不同定位。女孩画画好,所以报了清华美院附中,儿子爱思考学习全面,上普高将来想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家长对两个孩子的定位是明晰的。
       因材施教孔子提出到现在2500多年,但到底现实中怎么对自己的孩子 做到因材施教并不容易,应当还是家长的期望和孩子自身能力的结合吧。
(四)不报补习班,鼓励孩子在学校认真听讲,吸收消化。
       聊的这两个家长孩子都没有报学科类的课外班,报的只有体育类和艺术类的拓展课程。两位家长都说让孩子在课堂上就要消化吸收好学习内容,如果给孩子报班,会影响孩子课堂听课的专注程度。
(五)宁当鸡头,勿当凤尾
       对自己孩子定位清楚,在中考时,学者父亲说服了儿子不报一流的清华附中,交大附中等,而是引导孩子报了个中上的普中,这样孩子次次第一,很有信心。
       这样听起来有点“奇葩”,事实上这个儿子后来也报怨过,但之后听说一个去名牌中学的女同学得抑郁症之后,这个男孩才理解了父亲的用意,心态放平和了。
(六)尊重孩子,引导而不强迫
       一些重大决定去引导孩子,但要让孩子认为是自己的决定,不是父母强加的,这样即使对决定有后悔不会埋怨父母。以上比如报中学之类的,虽然是家长的意思,但家长是引导自己孩子主动说出来,但并不是强迫孩子尊重自己的决定 。这样孩子自己决定的,自己承担责任,不会把怨气撒到父母身上。
(七)家长配合学校教育,但是核心是保护孩子自尊
       碰到具体问题,与学校沟通,配合学校,但核心还是尊重和维护孩子的意见。这个学者家长平时并不常与老师沟通孩子情况,但在学校老师给孩子布置的个别任务孩子无法完成面临被处罚时,会与老师沟通解释,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八)培养孩子自动自发,自我驱动
        学者型的家长说这是一种“内燃机”效应。让孩子不是被外界推着走,而是自我驱动,自己有自己的“内燃机”。成绩好的“学霸”孩子,共同特点是基本上自己都有明确的目标,自我驱动力特别强,所以父母都不用太费心指导。这种自驱力来自孩子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来自对自我比较明晰的认识,来自家长的科学引导和民主的教育方式。

四、现实中难以克服的痛点
(一)父母意见不一致
      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正常,但如果在一些原则性的重大问题上有明显公岐,会对孩子造成较大影响。家长不一致,好的一面是孩子能吸取更丰富的理念,避免一面之辞。缺点可能就是孩子会无所适从,或者钻空子,找不到前进的目标,找不到进取的动力。
(二)个性与共性的矛盾问题
       人格分型的不同,影响人的行为模式。但人格分布并非均衡,有些人格社会分布上多,很容易找到朋友和理解者,但有些人格类型社会上少,一百人中就两三个,这样的人格找到朋友和理解者就很难,可能陷入孤独和不理解之中。
      孩子的个性化可能影响他在群体中的社交,影响对某类知识体系的兴趣或理解。
       即使从大范围讲,外倾性人格和内倾性人格在行为模式上差异较大,这些差异是先天造成的,后天可能加剧或减弱,具体还要看孩子接受的教育方式和成长路径。
      孩子的个性化可能会使他不易被外界理解,如果再没有家庭的支持,就会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甚至引发悲剧。
(三)财富和社会阶层的先天差别。
       这些客观条件影响孩子发展,有制约也有促进。这些有先天的影响,也有后天的影响。具体这个问题不展开再谈了。

四、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出路
(一)家长要有明确的自我认知
      如果家长都缺乏明确的自我认识,那教育孩子也无法找到合适的路径。打铁还得自身硬,家长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思维方法才是影响孩子的关键。家长需要从自身入手寻找解决方案,提高自身认识水平。家长达到的认识层次会极大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无论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孩子都需要家长来帮助他拓展。所以核心在于家长自我成长的动力有多强,自我成长的层次有多高。

(二)在家庭关系中,父母的相互协调和通力合作
     父母性格不一致,教育方式想法也不同,所以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也是正常的。父母双方应当坦诚交流,互相分工,通力协作,而不是互相拆台。
     父母和其他家人都要加强对话,避免对抗,求同存异,抓住家庭中的核心的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

(三)适合自己孩子的路才是出路
      虽然有一些方法道路有共性,但每个孩子有个体性的差异,显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学霸”,但挖掘出孩子自身的闪光点,是家长的首要任务。有些孩子有天赋但不全面,并不一定能拔尖,但如果家长尊重孩子的天赋,引导孩子向着适合自身的方向努力,孩子能够以更自信快乐的方式成长,也就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这路并不一定就是近路。有时弯弯绕绕中,我们早晚会找到属于自己和自己孩子的道路。

(四)最重要的,是爱和接纳自己的孩子
       爱才是解决问题的钥匙,但是爱不是攀比,也不是占有,得是无私的爱,真诚的爱。这样的爱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爱有治愈作用。爱有占有的一面,有牺牲的一面,但更应当注意接纳。有些家长爱孩子,牺牲了很多,也控制了很多,但是没有真正接纳自己的孩子,所以始终处在与孩子的对抗之中,这种对抗有表象的,也有潜意识里的。西方哲学家说,人总是想自己成为主体,而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客体。在家庭中,家长也往往会把孩子变成自己的客体,加以控制,总想着改变自己的孩子,而忘记了孩子自身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存在。这可能是很多家庭教育矛盾的根源吧。
      孩子无法获得足够的爱和接纳,所以表现出不自信等负面情绪,无法寻找到自我进步的支持力量,就无法在学习进步上走得更长远。一个缺乏爱的孩子即使能找到自驱力,也是不完整的,也是后劲不足的。所以说爱是自驱力的核心。

总之,教育孩子的路是一条漫漫长路,只有一个个起点,但没有最终的“终点”,用智慧,决心与爱来探索这条道路,才是每个家长所真正该思考的。

(以上观点纯手打,五千多字自己写作,未抄袭。信手写来,并未完全定稿,欢迎跟我展开讨论,以启发补充我观点之不足)
                                                                                                               琴笔箫心于2022年3月2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